正文 第六章 手刃吳善仁(1)(1 / 3)

在魯西南一帶抗戰的國民黨軍正規軍是第51軍,人數很多,裝備還算精良,主要任務是在敵後破壞交通線,襲擾牽製日軍,平時養精蓄銳,保存實力,較少主動向日軍發動進攻。日軍兵力較分散,輕易也不去碰這個硬釘子,時不時地派人進行分化拉攏,兩邊還算相安無事。雖然與共產黨合作搞統一戰線,但與八路軍在戰場上也沒有什麼配合,還與八路軍經常搞些摩擦。

該軍第302團駐紮在嘉祥一帶,處在有日軍、偽軍、八路軍、土匪勢力犬牙交錯的地區,302團人數眾多,蝟集一團,裝備精良,可謂雄踞一方。

團長孫惜墨出身於書香之家,受家教影響,從小專愛舞文弄墨,酷喜古代曆史,書畫篆刻。可惜生不逢時,趕上了戰亂年代,於是英雄情結萌發,參加了東北軍張作霖的部隊,因為有些文化,很快就升遷為連長。第二次直奉軍閥大戰時東北軍的部隊被打散了,他從戰地上逃脫,投奔了山東軍閥韓複渠。1937年韓複渠因放棄抵抗,丟土失地被蔣介石處決了,手下的部隊被中央軍收編了,孫惜墨也搖身一變成了國軍。多年的輾轉顛沛,使他感到時事艱難,唯有左右逢源,把握機會,適者生存。他熟諳中國曆史,尤以古代官場之道為精,唯上至尊、阿諛奉承那一套自然無師自通。他也知道要在軍隊上混下去,還需有一定的戰功,保存實力為主,有機會撈一把成了他指揮打仗的主要原則。由此,他在國民黨的官場上遊刃有餘,升遷很快。此人始終以儒雅軍人自居,眼睛不很近視,偏戴著一副金絲眼鏡,不免讓人覺得有些迂腐氣。

此時他正與參謀長在研究情況,孫如金挎著一個布包從外麵走進堂屋。她在城裏一所小學教書,住在哥哥孫惜墨的團部裏。她倒了一杯水,幾口喝下去,看到東屋裏孫惜墨在和他的參謀長談話:“這個陳大龍是什麼來曆?”

“陳大龍”三個字頓時引起了她的注意,她悄悄地走到了東屋門口。

參謀長:“目前還沒有更多的情報,隻知道他是八路的連級軍官。”

“打掉小周莊據點、又伏擊偽軍一個中隊,這幾仗會是八路一個連幹的?”孫惜墨有些不相信。

“不好說,昨晚大塚武夫帶著大隊人馬偷襲了姚村,撲了空不說,還自己人互相打了半天,這股八路還真不可小視!”

“大塚親自帶隊,幾百個鬼子和偽軍,又是夜間偷襲,說明姚村的八路不是一般的八路!”

“如果八路僅有一個特務連駐在姚村,鬼子用不著這樣大動幹戈,大塚這家夥也沒必要親自率隊啊?”

“特務連?115師的編製隻有一個師屬的特務連?其主要任務是警衛和偵察。等等!等……等,警衛任務?大塚親率幾百人偷襲?這說明鬼子是否聞到了一些味道?”

“你是說,鬼子可能偵察到八路115師師部在姚村?”

“唯有如此一切方可解釋得通!”孫惜墨使勁揮了一下手。

“不過鬼子從哪兒得來的情報,姚村藏有115師師部?我們離姚村這麼近怎麼就沒發現?”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姚村是我們運輸隊的必經之地,如果八路總部藏在那裏,隨時會切斷我們的生命線的!喬參謀長,馬上多派些人,化裝到姚村附近幾個村莊偵察偵察,看看還有八路在嗎?我不管他是大龍、小龍,我就是屠龍的!如果真的是八路總部,不惜一切代價堅決除掉之!在委員長那兒我們就是大功臣!”。孫如金聽到這兒,心裏不由得一緊。

“昨晚躲過鬼子的偷襲,估計他們現在已經流竄到別處去了!”

孫惜墨口氣有些緩和:“現在就是真的要與八路發生摩擦,還需仔細掂量掂量。一則我們前幾次鬧摩擦沒占到什麼便宜,還白白損失了一些弟兄;二則現在時機也不好。不如讓他給我們看著運輸線,與大塚鬼子碰碰,我們坐山觀虎鬥。大塚武夫狡猾凶殘,且人多勢眾,裝備精良,這個陳大龍竟敢公開亮出身份,跟他直接叫板,還真的不能小瞧了這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