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府。
程家老太爺是做玉石生意發家的,起初是個倒爺東奔西走,後來有幸開發了玉石場從此出手原料,日子過的是蒸蒸日上,欣欣向榮。
人日子好了,難免有點別的心思。程老太爺有發妻有兒子,可一下子成了暴發戶難以抑製自己膨脹的心情,覺得既然是老爺了,當然得有兩個小妾。
程夫人鬧也鬧了,作也作了,也沒能阻擋程老太爺的那顆堅硬的心。
小妾還是入門了,是個農家的姑娘沒多好看,勝在年輕。
老太爺喜歡了一陣子,又相中了誰家的俏寡婦,這個時候程夫人隻會冷笑一聲,不聞不問。
俏寡婦比木訥的農家姑娘有心計有手段有本事,農家姑娘入府三年都沒生下一兒半女,她進府半年就有了兒子。
這兒子就是程家的二少爺,程何。
晨起,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飯,程何最不耐煩這種場景,基本上就是聽親娘和大娘吵嘴,陰陽怪氣。好在這麼多年已經練就了一身不聞不問的本事,自顧自的吃東西。
坐在他對麵的大哥突然說:“最近聽說時興一種做菜的東西,叫做豆油,用了豆油做出來的菜香,而且有延年益壽的功效,爹你最近身體不好,咱家也弄點唄。”
程老太爺六十多歲,最信這個,聞言點頭道:“弄點回來吧。”
程達掃了一眼默不吭聲的程何,皮笑肉不笑道:“二叔帶回一批大主顧,正找我談生意,這時候我抽不開空,二弟去采買吧。”
程何道:“交給府內下人不就好了麼?”
程達懶洋洋道:“這不是鍛煉鍛煉二弟嘛,省著你總在房間裏研究那些女人才用的東西。多出去走動走動,見見世麵,也能為父親盡一份孝心。”
程老爺子發話道:“你去看看也行,豆油這事兒我也聽說了,你打聽打聽看看對方願不願意找人合作,咱們有門路,他有手藝,推廣起來絕對比他一個人好辦事兒。”
程達臉色忽然一變,進來二叔帶回來大主顧,他琢磨著不能讓程何伸手進來,想把人支出去安排個事兒,沒想到老爺子腦袋轉的這麼靈活,居然變成了差事安排了出去。
豆油進來興起風潮,大戶人家幾乎都在用,酒樓裏必不可少,幾乎是有人吃飯就能用的著豆油。這可是個不小的買賣。
程何見自己無法推脫,便應下。
程達眼中一抹凶狠,老爺子就是偏疼小兒子,有好事兒都想著他。
程夫人和俏寡婦不吱聲,老爺子對後宅女眷一向是放任不管的,但有一條規矩,男人討論生意正事兒的時候不許女人插嘴。
俏寡婦眼珠子轉了又轉,老爺子年紀大了,似乎準備給兒子鋪路。可要是給小兒子另找一條路就代表著家裏的一切都是大兒子的,她頗有不甘,心裏決定晚上枕頭風吹的更猛烈一些。
枕頭風的效果就是好,第二日老爺子就說,如果程何無論用多少錢都可以,隻要能把方子弄下來。
俏寡婦千叮嚀萬囑咐,無論如何都要成功。
程何歎了口氣,就這樣帶著幾個家丁,坐著馬車往魏柳村去了。
進了村各處打聽,正好村口樹下坐著一個中年女人,胖的滿臉橫肉,臉曬得漆黑,眼角都是皺紋。
林氏笑眯眯的看著公子的車隊,問:“是找賣豆油的人家對吧。”
程何點了點頭,喚了聲:“大娘知道?”
“知道知道。”林氏忙不迭的點頭,嘿嘿一笑,也不繼續說。
程何知道了對方的目的,從錢袋子裏捏住一塊碎銀子,遞給了林氏:“大娘,您能帶我們過去麼?”
林氏自然是歡天喜地的答應,這些日子她就守在村口,不知道幫多少人帶路了。她引著人往裏走,邊走邊說:“一看您就是來買豆油的,這些日子不知多少人來買呢,餃餃這孩子真厲害,我當初就覺得好,可惜下手慢了,不然鐵定是我兒媳婦。”
程何知道自己這趟出行買下方子的成功率很低,但是容不得他拒絕,隻能一試。
他跟著林氏走到了村西頭,去敲鐵門,過了一會兒聽裏麵傳來女子聲音。
“來了。”
餃餃邊說著邊開了門。
林氏笑道:“餃餃,嬸給你帶生意來了。”
餃餃衝著林氏笑了笑,將視線落在了身後的男子身上。
兩個人對視一眼,都是微微一怔,竟是你。
程何想了想,從懷裏拿出了包著糖的紙兜,遞了過去:“吃糖麼?”
餃餃拿出一個扔到了嘴裏:“這下子可就吃你兩塊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