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公主喜歡的人(1 / 2)

皇帝公務繁多,奏折都要看到半夜去,禦書房裏燈火通明,勤政可不是說說而已。早一日將事情處理好,百姓就少一個月的災禍。

陛下揉了揉自己的眉心,眼眉在火光的映襯下盡顯疲憊,少了平日的端正肅穆,隻是個尋常為家事犯愁的中年男人。

“揚州太守在想什麼?”陛下越看越煩,將奏折重重地摔在桌子上,隻聽哢嚓一聲響。

整個禦書房內,沒一個敢發出一點動靜,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揚州太守遲早要落馬。

大總管端了杯茶,悄悄地放下,也不敢說話。

皇帝又翻開一篇奏折,偌大的國家隻有無數個人支撐起來的人就會有弱點,有私心。

機器都有壞的時候,何況是人。

大總管在心裏歎了口氣,他其實是有事情要說的,之前陛下叫人留意著魏餃餃和梁王,派人盯著的確得到了些消息,就是不知什麼時機說出來合適。

陛下太忙了,政務一多,很多事情在腦子裏過一過,也就拋在腦後。

雖說是皇帝吩咐大總管注意著梁王和魏餃餃動向,但陛下正忙著公務,衝上去說私事,怎麼想怎麼不是滋味。

大總管猶豫再三,還是決定采取迂回手段,畢竟這件事不是什麼好事,也怕陛下震怒。

能跟在皇帝跟前兒的肯定是個人精,左思右想,最後想,找皇後娘娘吧。

皇後娘娘是梁王長嫂,又是陛下信任的人,與她去說這些,怎麼都挑不出錯來。

後宮三千人,為陛下誕下子嗣的有十幾人。然而陛下的大公主,二公主,三皇子皆是皇後所出。

直到皇後生下三皇子,其他妃嬪才有機會誕下皇子。因此宮妃異常敬畏皇後娘娘,就連為陛下生了兩個皇子的越貴妃在出了月子後,也不敢拿喬,趕緊來清晨請安。

於是鳳儀宮裏熱鬧非凡,國色天香的美人齊聚一堂,一殿春色,三三兩兩的說著話。

皇後娘娘還沒露麵,她昨夜睡得不安穩,早晨起得有些遲,正在對鏡梳妝。

三千青絲梳得一絲不苟,有兩根白發,她看著銅鏡當中的自己,並不為色衰而苦惱,三個孩子的母親了。

銅鏡中成為了有皇後的身影,還有站在身後為她戴發簪的大公主。

對稱的六根燦金色的發釵繁複精美,簪頭垂下黃白藍幾色的墜珠,白色的是大顆珍珠,飽滿且圓潤,黃藍則是金珠與藍寶石,碰撞間發出清脆的聲響,打眼一瞧燦爛繁華。

皇後向來提倡節儉,很少用如此奢華的首飾,她握住了女兒簪花的手:“怎麼把這個拿出來了?”

這是皇帝送給她的生辰禮物,是稍顯節儉的皇帝難得置辦出的華貴首飾。

大公主撇了撇嘴:“自然是要給旁人瞧一瞧了。”

皇後微微一笑:“我說呢,你向來是個小懶豬,怎麼大清早的跑過來侍奉我梳妝。”

大公主抽出自己的手,將那朵花戴在了皇後的鬢角間,淺粉色的絹花鮮亮,為沉穩恬靜的皇後添了幾分女兒家的柔情。

大公主的模樣酷似皇後,是十足的美人,同樣的容顏,年輕的就是比上了年歲的美麗。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她看著滿宮的妃嬪,十分為自己母親抱不平,尤其是越貴妃又生下了一個兒子。

越貴妃有家世有美貌還有孩子,大公主總是擔心自己柔弱溫和的母親會受到欺負。

“母後是皇後,就算是提倡節儉,那也不該過於樸素。”大公主回過身,身後一排宮女端著托盤,有服裝,有首飾。她撿起一對兒細膩溫滑的珍珠耳環,以金線穿過,珍珠上澆上金箔,落落大方。

她為皇後戴上:“您的首飾本就是皇後的規格,父皇是喜歡節儉,可也沒見越貴妃節儉呀。”

皇後聲音平和:“宮中的月例是固定的,越貴妃喜歡奢華的物件,那有越家支持,與咱們無關。”

大公主不大高興,越家作為臣子僭越了。同時又有點難受,皇後是四品侍郎之女,配尋常官宦人家足夠,入宮為皇後家世卻單薄了一些。

她在挑選衣服的時候,特意選了一個鮮亮的顏色。

外衫是明橘色的蜀錦鍛裝,在領口和袖口都用銀線繡著花瓣,胸前繡著牡丹花,用燦金線挑製的,光彩奪目,近看細致入微。下裳百褶黑裙,金與黑交織,貴氣逼人。

皇後娘娘無奈的笑:“既不逢年過節,又不人逢喜事,何必呢?”

大公主眼睛亮晶晶的,滿是開心,又不屑的說:“人人都說越貴妃貌美,那是母後不打扮,如今您走出去瞧一瞧,那越貴妃除了年輕還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