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民們被疏散者回了城,城池還是有些發空,而災難並沒有就此過去。
炎天久不雨,一雨遂汎濫。三江勢俱漲,有地皆水占。沙漠中雨路難行,商業貿易暫時不能通行。
幹旱過後,所要麵臨的就是糧食問題。
越燕恕在奏折當中表明了災難情況,朝天不再向關內派發糧食,而是向霍城運送。此番押送糧草的欽差姓李,是皇帝的女婿。
也是大家的故人。
在欽差沒來之前,日子還是要緊巴巴過的,城內居民還是要統計,城內居民比起之前少了1/3。
越燕恕清點糧倉,至多隻夠支撐一個。
雨沒下之前,米糧店的糧食就上漲的奇高,穆青帶兵過去,生生將糧價壓了下來,如今也消耗的差不多。
太守府購買了一部分糧食,給那些沒錢買米的人一些米粥,終究不是長久之計。這一次幹旱至使幼苗全都枯死,沒有秋收。
明年春天才到播種的時候,秋天才能收獲,各家的糧食肯定支撐不到明年秋天,吃飯是個大問題。
太守府內燈火通明,日日不歇。路過的人看見了,都得稱讚一聲,越太守愛民如子。
他那首詩流傳出去,更是成為了讀書人當中傳頌的典範,有些情感過剩的人讀到幾乎落淚。
餃餃就曾說過此事,然後有些疑惑:“聽說流傳出去的詩句是手抄版,不是越大人用血研磨寫出的原版,不少人沒親眼瞧見,還深以為憾呢。”
郭旭微微有些心虛,但心虛不代表他嘴下留情,嗤笑著說:“這幫讀書人可真是自我感覺良好,以為這首詩是給他們看的嗎?那是給陛下看的。”
餃餃隻當他是酸言酸語,笑笑不提。
……
太守府派來了馬車,到了餃餃家門口。
林嬤嬤從車上下來說:“太守,請您過去一趟。”
餃餃正在院裏洗衣服,打開門後用胸前的圍裙擦了擦手。
她有些意外,料定越燕恕最近很忙,應該沒空見自己,所以也沒登門打擾,未曾想馬車竟派至自己府門前。
林嬤嬤問:“娘子有空嗎?”
她道:“有,本來我也是要見他的,不想這準確了再見,如今去瞧瞧也行。”
除夕剛剛睡下,不好叫起,便沒讓若水跟著,隻叫她留在家中看孩子。
餃餃上了馬車,問道:“怎麼突然叫我過去?”
“奴婢也不知道,就是大人在書房裏走來走去,看著農耕的書,然後忽然就說請您過去。”
“總不會是找我去種地的吧?”
餃餃隻是隨意的調笑了一句,沒曾想真的說中了。
越燕恕還真是叫她過去種地的。
“我方才翻閱了一下各地縣誌,以及農作物產量等等記錄。”他拿起一本扔給了餃餃。
餃餃伸手接了一下,隨手翻開了一頁。郭巽玉教過推薦讀書,她識字,迅速的瀏覽了一番。
越燕恕在原地徘徊,說:“曆代一些不合理的農耕製度和耕作技術是幹旱的重要原因,濫墾土地、廣種薄收既無法解決糧食問題,又破壞了植被,也加劇了水土的流失。”
餃餃微微一震,然後翻到了後麵幾冊。
“周太守在的後期,今後無幹旱事情發生,所以他做了一個改變,讓附近種植土地的農民放棄耐旱且穩產的黍稷等作物,改種需水量大的小麥、玉米等作物。
他之前一直大量的種樹木,不過因為人力物力的緣故放棄許久,一些人偷偷伐樹來賣,這地方樹木特別值錢。
綜而言之,山林破壞、耕作不當、黃沙遍地、水流幹涸,形成難以阻遏且日益加速的惡性循環。
如果不做出改變,以後還會有幹旱的事情發生。”越燕恕說了一大串,感覺有些渴,抓起桌子上的茶杯飲了一大口。
餃餃眼簾輕垂:“這次幹旱,朝廷的糧食救濟賑災來的還算及時。也虧得朝廷有糧,否則如《漢書·王莽傳》載:王莽時,連年久旱,亡有平歲,北邊及青徐地,人相食……饑民死者十七八。那樣就太可怕了。”
餃餃抬頭看他:“你想讓我做什麼?”
越燕恕:“向陛下上書。”
餃餃眉毛微蹙:“你要做什麼?”
他一字一句道:“修堤梁,通溝澮,行水潦,安水臧,以時決塞。”
兩下靜默。
越燕恕苦笑:“你放心,我不是要你上書這類東西,而是要你將所經曆的種種,所看見的種種,如實向陛下彙報。”
餃餃沒有答應,而是說:“其實你應該清楚,陛下比誰都想治理天下,然而事情有輕重緩急,不是漠州一個地方受災。
江北以南每逢大雨便會衝破河堤,涼州以北每到大雪封門的日子都會有人凍死,還會有房屋被壓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