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章 拉攏人才(1 / 2)

波才(遊誌)心裏想著:“這三千多人跟著就跟著吧,此去他鄉,必定還是要些人數來充場麵的!這兵荒馬亂的年代,就算幾百個人遠行都會有些危險。而這幾千人如果沒有紀律組織的話,在遇到大股人馬也未必會比幾百人強!現在要做的就是多吸納人才,不管是會文的還是會武的,那都得統統拿下。等到將來自己有了穩定的根據地之後,就自己來培養人才。”

波才到現在為止也隻認識兩個有點文化基礎的人。一個是這陽翟縣快五十歲的倉吏老頭陳中(那時平均壽命短,所以四五十歲的人都已經算是老人了)。另一個是縣裏地打雜的掾吏王和。波才覺的很有必要先把這兩個人拿下,就算沒什麼大用,管理一下後勤,記記寫寫還是可以勝任的嘛。

這陽翟縣其實不大,陽翟縣城裏也就住著幾百戶人家,主要人員是城裏的有錢人和縣裏的官吏,外加上一些在縣城裏做買賣和手藝工匠之類的人員。而其它貧困老百姓一般都沿著城外驛道和溪流結社聚團居住著。

陳中家就住在縣城的北區,這北區大部分住的都是低級官吏。陳中就住在其中一座比較破舊的小庭院裏。

老頭陳中此時正在家中庭院裏編著草席。嘴裏還念念道:“唉!希望這兵亂快點平息,要不然城中的百姓就快過不下去嘍!”

陳李氏(陳中老伴)在旁邊洗著衣物,卻埋怨道:“老頭子,你還有閑心關係百姓,你自己就是一個平頭百姓!其它當大官的都跑了,就你一個小小倉吏,卻擺什麼臭架子不走,還去幫那什麼蛾賊(黃巾軍)看病!現在家裏都快接不開鍋了...”陳李氏東一句西一句,毫無邏輯的,說著心理的埋怨!

陳中聽後也不生氣,卻是一直埋頭編著草席。

“敢問,陳老先生是住這嗎?”波才穿著便衣帶著二狗來到陳中家裏。

陳中趕忙放下手中的活計,說道:“大帥親臨鄙舍,有失遠迎,還望見諒!”

波才:“無妨,無妨,陳老先生家裏近來可好?”

陳中:“還好,還好,勞煩大帥掛念了!”

此時陳李氏卻在旁邊沒好氣地說了一句:“我們家老頭子就是客氣!這仗打得都快沒飯吃了,還有閑心在家編草席!”說完又繼續漿打著衣物。

波才看了看這破舊的庭院,也是聽說這陳中老頭是一位奉公清廉的小吏,平常也不會溜須拍馬,所以在這陽翟縣十幾年一直做著小吏,也沒有個升遷!這次黃巾軍打破陽翟縣,其他大官都跑了,就這陳中幾個小吏沒有跑。還恪守職責地管理著早已洗劫幾空的倉庫!雖然倉庫早已經沒有什麼財物,但那縣衙的文檔,書牘,還是被陳中保護得好好的(除了波才悄悄毀掉的那些)。

這留下來的幾個小吏,到最後隻剩下陳中跟王和。這主要還是陳中跟王和在陽翟縣的為人在百姓心中還是很正麵和善良的,再又還幫波才看過病。所以才留下一條小命。要不早就跟其他留下的小吏一樣,被破城的黃巾軍給殺了!(黃巾起義軍,大部分都是農民和佃戶,所以很痛恨以前欺壓他們的官吏和豪強,起義軍所到之處都是燒衙殺官,片甲不留。)

波才對著門外的二狗說道:“二狗,去營裏取十石粟米和一千錢送到陳老先生家中!”

波才本以為這樣用物質就可以打動陳中,沒想到波才還是低估了這個時代的人民。當波才說出希望陳中一家跟他一起去陽城的想法時。沒想到陳中卻果斷地拒絕了波才的邀請。理由竟然是故土難遷,和陽翟縣的差事不能放下(縣老爺都跑了,還有啥子差事!)。

後來的波才才知道,為什麼很難招到這些文臣和武將,或者有點能力的人。這其實都是因為身份的認同感不一樣。在這大漢王朝,沒有一個響當當的名聲和出身,那是吃不開的!劉備為什麼走到哪都要說自己是皇室宗親;曹操都控製住皇帝為什麼還要避讓四世三公的袁紹?那都是因為在這個時代,光有錢沒用,還要有好的出身和名望。這樣才會有人才主動來投靠!波才(遊誌)的大漢三國之行,看來是任重道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