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章 轉移(1 / 3)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這句話被遊誌給完美地詮釋了。伍習被抓了之後,現場的這一百西涼騎兵那就是群龍無首了。

頓時間這群人也就沒啥威脅了!遊誌見狀,趕忙招呼眾人把這一百騎兵的兵器全部給繳了械。

現在這裏的情況就變成三千多手裏有家夥的“老弱病殘”,對峙這一百手裏沒家夥的輕壯士兵。由於這實力對比變化得太快,伍習在心中掂量了一下:“還是不要再有什麼輕舉妄動的想法比較好!萬一折在這陰溝裏,那就太沒麵子了。”

於是伍習略略服軟的對著遊誌說道:“好漢...好漢!還不知閣下尊姓大名。可否告知一二,也讓伍某輸得心服口服!”

遊誌很客氣地說道:“好說,好說。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在下姓戲,名遊,字誌才。豫州潁川郡人氏!現在還單著身,家裏也無啥親人了(他的意思是:自己居無定所,無牽無掛,沒有後顧之憂,就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不要想著事後打擊報複)......”遊誌這胡說起謊來,那是麵不改色,心不跳!比起書生“王和”來,那是心理素質好太多了。

遊誌這麼胡說,二狗和大夥也並沒有表示出驚訝。因為在出陽翟城的那天,遊誌就叫大家把黃巾軍的旗號給撤了下來,並告訴大家自己以後叫戲遊,戲誌才了。

伍習聽後也繼續說道:“伍某佩服!戲壯士,你看是不是我軍對貴方賠償些錢財,表示一下誤傷的歉意!還望戲壯士大人大量,通融一下!這事就這麼算了。”說完,伍習用他那滿是凶戾之氣的黑臉朝遊誌拋出勉強的微笑。

遊誌倒沒忙著先答應,而是叫伍習手下的一百騎兵先下馬雙手抱頭蹲下(就像後世的警察叔叔叫壞人蹲下來的場麵一模一樣)。並叫二狗和大夥認真地看著這群潛在的威脅!

遊誌也叫伍習蹲下了。然後慢條斯理地問道:“還不知道,伍將軍歸何處統領,上司乃何人也?”

蹲在地上的伍習雖然覺得有點跌麵,但此時,這對麵的漢子拿著劍架在自己脖子上!心想:“所謂的,好漢不吃眼前虧,韓信當年還受胯下之辱!算了,性命要緊!”

於是伍習尷尬地笑道:“伍某乃河東太守董卓治下,“輔軍校尉”董越旗下的先鋒征糧官。”

遊誌聽後,心裏嘀咕著:“敢情這小子是董卓的手下啊!按《三國演義》裏的推算,這董卓還要張揚跋扈幾年,如果現在就得罪那董卓,好像不太好!但是如果現在就跟這小子和好,那肯定是太有損麵子了!不如就要些錢財,反正就算這小子到時反悔要秋後算賬。去找董卓打小報告,那也得看董卓有那閑工夫來幫他!”

遊誌看了十幾遍《三國演義》,他是知道的。接下來,董卓要去接替盧植去北方的廣宗剿滅張角一夥黃巾!但可惜,好像董卓在那裏打了敗仗,被朝廷革職給貶回西涼去了!所以遊誌根本就不擔心伍習會回來打擊報複。

遊誌覺得,現在敲一筆伍習的“竹杠”。他也是拿自己沒辦法的!首先自己沒有承認是黃巾。所以伍習沒辦法叫朝廷幫忙!第二,就算去找董卓訴苦,董卓現在也是軍務繁忙,再後來還倒黴被貶回隴西!那肯定也是對自己望洋興歎!第三,就算後來董卓殺回洛陽當上董相國,那也是五六年以後的事情了!

心中思定後,遊誌正了正聲音,然後語重心長地對伍習說道:“伍將軍啊!你看我們這三千多流離失所的窮苦百姓可全是大漢百姓啊!現在又死了幾個,傷了幾個!你叫他們的親人下半生可怎麼過活啊!(遊誌掩麵哭泣地演著戲)將軍身為朝廷官員,可不能坐視不管啊!要不這三千百姓衣食就全托付給伍將軍啦?”

伍習尷尬地說道:“戲壯士!莫要戲弄伍某了!伍某區區一個軍候怎能養活得起三千人眾!伍某還是賠些錢財以資其用吧......”

遊誌裝作勉為其難地說道:“既然將軍無力照看這三千百姓,那隻好戲某代勞了!在下也不為難將軍,天下紛亂,這大漢三千百姓衣食無依,流離失所,而且此地又是動蕩不安。為了安全。我看這樣吧!將軍把所帶的錢財全部留下來,武器什麼的也留下吧!戰馬我們這群百姓就不需要了,將軍可以騎走!將軍你看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