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章 破產邊緣(1 / 2)

由於這賴福留下來的莊子還是蠻大的,所以這遊誌與王和,還有二狗跟李力那都是有自己的房間。不過雖然還有些空餘的房間多出來,但是如果還要再去裝下三千人的話,那也是扯淡。所以現在這高老莊居住緊張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

遊誌喝完二狗端來的小米粥,放下郭豐囑咐的書信。心裏想的不是馬上去找司馬微救命,而想的是他帶來的三千多人的住房問題該如何處理。

話不多敘,遊誌出門就去找王和了。

此時的王和也是很盡心盡力地擔負起遊誌給他的高老莊“管家”之職。王和正在認真地登記著賴福莊上的產業與物資。

“仲啟啊!你辛苦了。登記的情況怎麼樣呢?”遊誌關切地問著新任的管家王和。

王和放下賬簿,神清凝重地說道:“莊主,你醒了啊!郭莊給你的信可是看了?郭莊主在我這裏留了幾包藥材,莊主你記得到時一並帶上......”

遊誌打著哈哈地說道:“我的事情先不忙,明日再說吧。仲啟,你先說說我們高老莊現在資產狀況如何?”

王和歎了口氣,認真地說道:“眼下我們莊上共3555人,每人日消耗半斤糧食(這還是一日兩餐,隻保證不會餓死的最低標準。),也就是說我們莊上一天就要消耗1777斤糧食啊!這賴莊主給我們留下了1000石的糧食,我們自己又帶了1000石的糧食。加上這幾天的消耗。現在我們總共剩餘糧食113223斤糧食!”

遊誌對這些數字沒有什麼概念,還高興地說道:“哈哈,這不是挺好的嘛!”

可是這做過陽翟縣掾吏的王和,卻著急地說道:“我的大莊主啊!這聽起來糧食還是挺多的,但是我們的人口也多啊,按這個速度,我們就隻能吃兩個月左右了!那之後我們就得全體餓肚子。不僅這樣,我們帳麵上還剩下8萬9千銖錢,但莊主你可記得一個月以後賴莊主還要來收我們170萬銖錢的債款啊!我們現在已經是窮成這樣,這到時可拿什麼還債啊!”王和表情凝重......

遊誌聽王和這麼直觀的一說,現在也是有點頭皮發麻,這還真的是“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

但遊誌為了不打擊王和低落的情緒,還是表麵裝作很鎮定地說道:“那賴福不是給我們留下了300多畝良田嗎?我們進莊時,好像仲啟你還跟我說過這麥子已經差不多可以收割了啊!仲啟!這田裏的麥子全部收割了以後,我們到時可以有多少收獲啊?”

王和繼續說道:“這賴福總共有320畝良田!300畝是種上了冬小麥,20畝種上了菽(shū,大豆),按我昨日在田裏察看的經驗來講,這300畝的麥田可以每畝收上四石左右的麥子,也就是說這一次收割我們可以總共收上1200石的麥子!但是就算加上這些新收的麥子其實我們也就可以再多吃上四十幾天而已!”(麥子可是一年一收的,這次收完,那就得等明年了。)

遊誌急切地問道:“那還有20畝的菽田(大豆)呢?”

王和:“這菽田一畝也就產一石左右,總共收起來也就20石上下,對於我們這人口龐大的莊園來說,那隻能是杯水車薪啊!唉......”

遊誌不死心地追問道:“除了這些,莊上還有別的啥產業嗎?”

王和:“本來這莊上分別各有一個,木匠鋪和鐵匠鋪。平常太平年間這鋪子還可以給附近的四裏八鄉百姓做點活計來補貼莊上的家用,但是現在由於這戰亂四起,這附近哪裏還有活計可以做啊!所以這兩個鋪子早早就關張大吉了。眼下我們莊上除了還剩十幾隻鴨子和一頭老黃牛,再加上我們自己帶來的9頭毛驢之外,還真的就沒有啥多餘的財產了!”(遊誌已經把莊上僅剩的豬和雞給吃了,而賴福又把莊裏的驢和馬給帶走了,所以現在這莊上連一條多餘的看門土狗都沒有剩下。)

作者替他們高老莊統計了一下:莊上人口共3555人。麥子收獲了後,莊上庫存糧食總共有2200石左右,這些糧食大概可以撐上三個半月左右。大豆收後可以有20石上下,也就是1240斤左右,不過好像還要幾個月後可以收獲。莊上鴨子還有十幾隻,黃牛一頭,毛驢九頭。帳麵上有8萬9錢,欠債170萬,所以現在就是負資產160多萬啊!從數據上來講,這如果是家企業的話,已經可以宣布破產了!

名詞解釋:在我國一般以長城為界,長城以北大體為“春小麥”,以南則為“冬小麥”。我國以冬小麥為主,大概秋季10月份左右(農曆9月)播種,俗稱“秋分種麥”。播種出苗後,天氣轉冷,小麥休眠越冬。春暖花開的時候小麥返青,迅速生長,到6月份就能收獲(農曆5月)。冬小麥產量高,品質好。冀,豫,魯這些地區是冬小麥的主產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