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誌對於這漢朝的軍隊編製還是問過一些人的(問過掾吏王和與郭嘉)。這時代軍隊是以“部曲“的建製為基礎的軍事組織。
大概意思:伍--什--隊--屯--曲--部--營。這麼個依次等級來劃分隊伍。
5人為伍,設伍長一名,一伍共5人。
2伍為什,設什長一名,下麵管兩名伍長。一什共10人。
5什為隊,設隊長/隊率一名,下麵管五名什長。一隊共50人。
5隊為屯,設屯長一名,下麵管五名隊長/隊率。一屯共250人。
2屯為曲,設軍候一名(那個董卓手下的伍習就是一名軍候),下麵管有2個屯長。一曲共500人。到了這一級別的武官就是偏將軍了。也稱作為“雜號將軍”。那就可以加封名號了,如:
鷹揚將軍、折衝將軍、虎烈將軍、宣威將軍、威遠將軍、寧遠將軍、
伏波將軍、虎威將軍、淩江將軍、蕩寇將軍、昭武將軍、昭烈將軍、
昭德將軍、討逆將軍、破虜將軍、討寇將軍、宣德將軍、威虜將軍、
捕虜將軍、殄吳將軍、殄夷將軍、揚烈將軍、建忠將軍、立義將軍、
懷集將軍、橫野將軍、樓船將軍、複土將軍、忠義將軍、建節將軍、
翼衛將軍、討夷將軍、懷遠將軍、綏邊將軍。
2曲為部,設都尉一名(華雄,還有那個郭汜都是都尉這一級別的武官),下麵管著軍候兩名。一部為1000人左右。其名號有:
建威將軍、建武將軍、振威將軍、振武將軍、奮威將軍、
奮武將軍、揚威將軍、揚武將軍、廣威將軍、廣武將軍、
寧朔將軍、左積射將軍、右積射將軍、強弩將軍。
5部為一營,設校尉一名。(那駐紮在陽城縣采購糧食的董卓的侄子董越正是一名輔軍校尉),下麵管五名都尉,一營5000左右人。將軍名號為:
安東將軍、安南將軍、安西將軍、安北將軍(以上為四安將軍)
平東將軍、平南將軍、平西將軍、平北將軍(以上為四平將軍)
征蜀將軍、征虜將軍、鎮軍將軍、鎮護將軍、安眾將軍、安夷將軍、
安遠將軍、平寇將軍、平虜將軍、平狄將軍、平難將軍、
輔國將軍、虎牙將軍、輕車將軍、冠軍將軍、度遼將軍、橫海將軍。
這校尉上麵那就是中郎將了,這中郎將已經屬於是九卿之一了。現在這董卓就是一名中郎將。他駐軍護衛著京畿的北翼。董卓官職是河東太守,軍職為羽林中郎將。這中郎將的將軍名號稱為:
征東將軍、征南將軍、征西將軍、征北將軍(以上為四征將軍)
鎮東將軍、鎮南將軍、鎮西將軍、鎮北將軍(以上為四鎮將軍)
這中郎將上麵就是太尉了。這太尉已經屬於是三公之一了(三公分別是:“丞相”,政府最高行政長官。“太尉”,最高軍政長官,負責管理全國軍事事務。“禦史大夫”,主要管理記事,其地位相當於副丞相,主要職責是管理圖籍、奏章,監察文武百官。)
漢時的將軍職位與三公九卿相當的有: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四種。“大將軍、驃騎將軍”位置次於丞相,可同等於太尉。“車騎將軍、衛將軍、左右前後將軍”位置為上卿,官位高於中郎將。
特別說明:這些都是作者參考了漢代軍製列出來的詳表,當然其中肯定與真實的漢代軍製有所差誤。如果哪些地方寫錯,還望見諒!畢竟咱也不是曆史和古軍事學者,很多東西都隻是網上查看資料和收集總結出來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