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章 被抓了上(1 / 2)

“我不相信這就是狻猊?就算是,你又怎麼能證明這狻猊的毛就是你給剃的啊?”秦壽不愧是街麵上的老混混,這耍起無賴來,那就跟喝水一樣平常。

遊誌聽後,也不氣急。隻見他獨自走出西園,正當大家一頭霧水之時,這遊誌把廟裏的和尚支婁迦讖給請了過來。

“這位師傅就是白馬寺的和尚,你們叫支師傅就行了啊!他就可以證明這狻猊就是我昨夜剃的毛。”遊誌還是第一次認真地想要證明自己,這也不是為了這五塊金子,更多的是想要證明自己努力的結果......

其實這遊誌不了解秦壽這就是一個典型的街頭混混的性格。想要從他的嘴裏得到肯定,除非是給他什麼好處。要不然,就算他明知道這東西是白的,他也會毫無羞恥地去說成是黑的。

“老和尚!我來問你,這大貓是叫狻猊嗎?”秦壽一點禮貌都沒有,直接就跟爹問兒子話一樣,粗魯地詢問著支婁迦讖。

“是的,施主。不過你也可以叫它師子。這名字還是戲施主給取的呢。”支婁迦讖平和地說道。(為什麼佛教後來能順利的傳播開來,這跟他們的處事性格還是分不開的: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隻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你且看他。)

這其中還有一個佛的故事:彌勒菩薩念偈曰: 有人罵老拙,老拙隻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涕唾在麵上,隨它自幹了,我也省氣力,他也無煩惱。 這樣波羅密,便是妙中寶。

若知這消息,何愁道不了? 人弱心不弱,人貧道不貧,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辦。 世人愛榮華,我不爭場麵;名利總成空,貪心無足厭。 金銀積如山,難買無常限;古今多少人,那個活幾千。 這個逞英雄,那個做好漢,看看兩發白,年年容顏變, 日月像拋梭,光陰如射箭,不久病來侵,低頭暗嗟歎, 自想年少時,不把修行辦,得病想回頭,閻王無轉限。 馬上放下手,回頭未為晚;也不論是非,也不把家辦, 也不爭人我,也不做好漢,罵著也不覺,問著如啞漢, 打著也不理,推著混身轉,也不怕人笑,也不做臉麵, 幾年兒女債,拋開不再見。好個爭名利,轉眼荒郊伴。

佛就是佛,存在既是合理!這種強大的包容心,也不是隨便什麼凡夫俗子就可以駕馭得了的。

書回正文,秦壽聽到支婁迦讖這麼一說,心中也是涼了半截。但還是不死心的繼續追問道:“這狻猊是這姓戲的小子昨晚給剃的毛?”說著話,秦壽順手就指了指一旁的遊誌。

可惜這心中期望的奇跡並沒有在秦壽麵前發生。隻見支婁迦讖很平淡地說道:“是的,施主。若是沒有別的什麼事情,老衲就先行回禪房誦經了。”說完話,支婁迦讖雙手合一,施禮告退了。

遊誌也給支婁迦讖施了一禮,然後目送著支婁迦讖遠去。可這秦壽就很鬱悶了......隻見他臉色陰晴不定,眼睛滴溜亂轉著,也不知道心裏又在憋著什麼壞。

“給錢吧!禽獸兄......”遊誌在一旁催促著很不情願的秦壽。

本來這秦壽還想繼續找個什麼理由賴皮死不認賬的,可是在一旁的王越卻用大手捏住他的肩膀,瞬間這秦壽像是被捏住了脖子的小貓一樣,“乖巧”的動彈不得了。

拿錢的過程其實很簡單,王越把秦壽帶過來的小混混都給收拾了一頓之後,在秦壽極不情願和手下各兄弟都鼻青臉腫的情況下,遊誌笑容滿麵地把秦壽錢袋子裏的兩塊半金子給全部收入了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