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章 黨錮之禍(1 / 3)

“誌才,快過來。”曹操看遊誌出去了,於是趕忙給他叫了回來,並拉著遊誌去見袁氏兄弟。因為這遊誌就算得到了十常侍的認可,但要領到官身的印信和文書還是要經過司徒府的司徒大人。現在這司徒大人正是這袁氏兄弟的叔父袁隗。因此這遊誌也必須是要去拜會袁家的。

“本初(袁紹)兄,這誌才想必你上次在我府上也是見過。日後誌才授官之時,你可要多多在你叔父麵前美言幾句才是呀!”曹操熱情地要袁紹幫忙道。

“哼,為甚要幫一條向宦官搖尾乞憐的馬屁精?”袁術此時在一旁冷嘲熱諷道。

“公路莫要胡說!”袁紹製止了袁術的無禮。

“寒暄客套而已,場麵上的話,公路莫要見怪!這誌才隻是為人熱情了一點。”曹操向袁術解釋道。

“袁公子好!剛才是不是誌才哪裏冒犯了您,惹得您大動肝火!”遊誌現在對誰都是客客氣氣的。

“誌才老弟為何向那閹宦鼠輩好言示好,莫非你瞧不上我等士人。”袁術這一句把曹操都給順嘴帶上了。

為啥袁術會如此不屑與宦官為伍?

因為在桓帝、靈帝時,士大夫、貴族等對宦官當權亂政的現象表示了十分的不滿,並與宦官發生了激烈地抗爭。因為宦官以"黨人"的罪名禁錮士人終身而得名。因此這就是漢末著名的黨錮之禍。這“黨錮之禍”前後共發生過兩次(第一次公元166年延熹九年;第二次在公元168年建寧元年)。兩次黨禍都以反宦官集團的失敗而結束,並讓反宦官的士大夫集團受到了嚴重的打擊,黨人被殘酷的鎮壓。因此才導致了後來但凡是個士人,那都是普遍地厭惡宦官及其親屬!

“袁公子,哪裏話。袁家四世三公,名聲海內,戲某是瞻仰還來不及呢!怎敢小瞧!適才應酬而已,莫要多想。”遊誌感覺現在的自己真像是“豬八戒照鏡子--裏外不是人”,這跟宦官親近一些就得罪了士人,這跟士人走近了,馬上又被宦官盯著。

遊誌現在終於也能略微能體會到這曹操的難處了。估計這曹操就是在這種煎熬中修煉成奸雄的性格。

俗話說,言多必失。遊誌於是再跟著曹操在筵席上進行了一些必要人氏的交流之後。便找了個借口回安業坊去了。

這出了曹府筵席,遊誌感覺周圍的空氣都好上了許多。現在的遊誌忽然發現自己還是挺忙的。從昨日晚上在翡翠山莊劫取不義之財,再到今日上午去金市買菜香樓,然後這下午又來到曹府喝酒會“朋友”。這一陣折騰之後。遊誌已經是一天一夜沒有合眼休息過了。

此時遊誌拖著疲憊的身軀終於是走到了安業坊的門口,現在已經是快要到日落時分了。遊誌本以為,現在總算是可以回家好好休息一下。沒想到,這遊誌在快要到賀府(遊誌買的宅子還沒來得及改名)時,忽然想起昨日在青鬆坡還綁著的秦壽正等著人去解繩子呢。雖然遊誌現在是十分的疲倦,而且遊誌覺得秦壽也不是什麼好人。但是這遊誌昨日可是答應過秦壽會叫人去解救於他。而現在這第五洪和羅西尼也不知道哪去了!而王越又沒去過青鬆坡那裏,任紅昌呢?一個小姑娘家家。遊誌更是不放心外出。這麼算下來,也就隻有遊誌有空去了!

雖然遊誌萬分不願意,但最後還是打算去把秦壽給放了!如果要是再晚點,這洛陽城可又是要關閉城門了。因此遊誌在跟賀府內幾人交待之後,便隨身帶著麵罩(怕到時被秦壽認出),天流劍和神機弩向城南郊外的青鬆坡行去了。

補充資料:“黨錮之禍”。

東漢桓帝、靈帝時。當權者分為宦官、外戚兩派,並交替專權。“宦官黨”有侯覽、曹節、王甫等,他們任用私人,敗壞朝政,為禍鄉裏,如侯覽曾奪人宅舍三百八十一所,土地一百一十八頃;其兄謀財構陷無辜,聚斂上億的財富。相對而言,外戚一黨的竇武等人卻比較清正, 因此貴族李膺、太學生郭泰、賈彪等人與外戚一黨聯合,對宦官集團進行激烈的抨擊。這些人通常被稱作“士人”,也就是後來所說的士大夫。他們這些士大夫一般品德高尚,時稱君子,當時較有名氣的士人君子有“三君”、“八俊”、“八顧”、“八及”、“八廚” 等外號:

“三君”指竇武、劉淑、陳蕃三人,為“一世之所宗”,即值得世上人學習的榜樣;

“八俊”指李膺、荀昱、杜密、王暢、劉佑、魏朗、趙典、朱寓等八人,為“人之英”,即人中英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