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章 孟婆酒(1 / 2)

雖然遊誌看到王六家的米缸是滿的。但是還是很謹慎的去了解真實的情況。遊誌經過對王六鄰居家的拜訪。才得知,這王六確實是有八十歲的高堂老母健在。而且這老母每日還得拖著年邁的身子去集鎮上要飯。雖然王六家米缸是滿的,可是這米缸裏的米卻不是給他們自己食用的。這米缸裏的米其實是用來做“義米”的。

啥叫義米?

這王六不是加入了“太平教”嘛!這太平教為了供養教中不事生產的專職人員,那是專門讓教徒們繳納“義米”來奉養這些神使。這教徒一多,那繳納的義米自然也就多了。所以這太平教的神使那是完全可以不用去勞動,來專心傳教的!那為啥窮苦的百姓願意加入太平教和繳納義米呢?他們此時的生活已經夠艱難了,卻還要把自己的最後一點好東西給奉獻出來。難道他們傻嗎?其實,這就是太平教的宣傳工作做得好呀!

“凡是加入太平教和繳納義米的教民,那將來家人都是可以得道成仙,下輩子將永享富貴的!”

這句宣傳語,那就是一句現代的投資理財廣告呀!你想想看:隻要你投資萬把塊錢,那將來等公司做大,上市了之後。每位股東的回報都是百萬千萬之多。像這麼動人的畫麵。你說誰能不動心。

難道他們不怕“公司”是假的嗎?這麼容易享福的話,那還要朝廷幹什麼!

可是當百姓剛想到這時的朝廷,那腦海裏的畫麵就是,苛捐雜稅,凶徭重役!“唉,還是跟著太平教混吧!起碼將來還有個盼頭。

這王六為啥不好意思說出自己老母的去處。這就是這個時代的“孝道”在起作用。這漢朝可是全國都推舉“孝廉”治國的。啥是孝廉?

孝廉是"孝順親長、廉能正直"的意思。而且還是這個時代選拔人才的一種方式。這全國都在提倡孝順長輩,你一個鄉下苦哈,竟然敢叫老娘去要飯。這還不得被村裏的長輩和族長給罵死呀!雖然王六加入太平教了,但是太平教可沒叫他這樣做。這世俗倫理太平教可不敢去顛覆。所以,這種輿論壓力可想而知是有多大!(孝廉是漢武帝時設立的察舉考試,以及任用官員的一種科目。後來明、清兩朝將"孝廉"這個稱呼,變成對舉人的雅稱。)

“王六呀!你老娘都這麼大歲數了,你還叫她出去討食,這樣不好啊!”遊誌了解情況後,語重心長地對著王六說道。

“姑爺,那還等什麼,這個不肖子孫,我們直接拿他家的東西來抵債吧!這樣也好懲罰他,讓他知道該怎麼做人!”一旁的仆役對著遊誌煽風點火道。

這說著話,仆役就開始搶拿東西了。

“你們住手,這是幹啥呢?明搶呀!你們知道漢《九章律》嗎!這可是有明文規定,搶奪他人財物。輕者庭杖,罰金。重者徭役坐監!你們是不是想嚐一嚐大漢王法的滋味?”遊字對著仆役訓斥道。

《九章律》亦稱《漢律九章》。是漢高祖統一中國後頒行的法典。是相國蕭何依照秦法,適應新形勢,製定盜律、賊律、囚律、捕律、雜律、具律、戶律、興律、廄律九篇。其前六篇大體與秦律相同,源於李悝的《法經》,後三篇是新增關於“戶口、賦役、興造、畜產、倉庫”等項的規定。但原文現已經失傳。

果然,經過遊誌這麼一說,那仆役就立馬都給住手了。“姑爺,那還是你來,你來...”仆役對著遊誌卑躬屈膝地說道。

“王六呀!如果你還聽勸,就不要再加入什麼太平教了!我雖不知道這是哪裏,但是你最好舉家遷到南方(南麵受黃巾起義影響少,而且戰亂也少。)去。找一個好地方,侍奉老母,撫養妻兒。”遊誌語重心長地說道。

“謝謝,姑老爺的開恩,謝謝姑老爺!”王六立馬跪下答謝道。

遊誌說完之後,徑直就走出了王六家的大門。

“姑爺,你這麼做。我們回去怎麼跟郝老爺交差呀?”仆役很狗腿子地跟著遊誌後麵說道。

“不用你們去交差,我自去跟你們家老爺說說!”遊誌心中算定,這時應該黃巾起義還沒開始。他應該趕緊勸這附近的村人避難。至於這郝老爺家的地租嘛?遊誌覺得,他應該更珍惜自己的性命才是。

一路輾轉,遊誌終於是來到了地主郝老爺家。這郝老爺家,怎麼說呢?雖然是建得富麗堂皇。但是遊誌總覺得哪裏很不對勁。這大白天的,這郝老爺府上也是陰風陣陣的。而且給人感覺他家很“冷”。一種進入後,汗毛都能立起來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