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如海(2 / 2)

白居易的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飄渺間,給後人的海誓山盟留下多少想象。

馬路的人行道上,人頭攢動,來來往往,忙忙碌碌。行車道上,大大小小、形形**的汽車不知到底向哪裏駛去。這不是海洋裏種類繁多的生物嗎?各自用它們自己的生活方式盡情地享受著生活。

大街上的人和車,有時多有時少,有時快有時慢,有時南,有時北,有時鬧,有時靜。這不是大海的潮汐嗎?這不是朝潮朝落,常長常消嗎?

有一首歌,裏麵有這樣的歌詞:

從那遙遠海邊,慢慢消失的你,

本來模糊的臉,竟然漸漸清晰.

想要說些什麼,又不知從何說起,

隻有把它放在心底……

盧曉潔想到了自己將要出生的寶貝,她忽然覺得自己太有才了。怎麼給孩子去了那樣一個名字,姓了那樣一個好姓?龍,大海的最龐大、最神聖、最智慧的化身。海為龍世界,雲是鶴故鄉。這繁榮發展的現代都市,這文明進步的和諧社會,這廣闊的世界,不正是寶寶大有作為的未來空間嗎?

龍是中國的象征、中華民族的象征、中國文化的象征。我們是炎黃子孫,龍——承載著一種信息、一種意緒、一種血肉相聯的情感!“龍的子孫”、“龍的傳人”這些稱謂,常令我們激動、奮發、自豪。在世界這個大海裏,我們是蛟龍,是佼佼者,是領軍者。

盧曉潔腦海裏出現了噴雲吐霧、騰空而起的龍的形象。她想起了古人對龍的形象的種種揣測。龍的形象是吸收了許多動物形象中最神奇的部分組合而成的,角像鹿,頭如駝,眼睛如兔,頸如蛇,腹似蜃,鱗如鯉,爪似鷹,掌如虎,耳朵像牛……

穀天芳過來看她了。穀說:“看什麼呢?聚精會神的。該歇一會兒了。”

盧曉潔這才從海洋世界回到現實生活。回過頭來,看了看穀天芳。盧曉潔說:“穀姐,我在想大海。覺得一切都像海洋一樣。

海拔——是高度,

海濱——不同狀態的接合部,

海輪——駛向遠方的巨型坐騎,

海報——廣泛傳播的消息,

海外——或遙遠、或神秘、或向往、或憐憫的彼地,

海燕——暴風雨裏展示光明的預言家,

海灘——休閑、浪漫、沐浴、愛戀的場所,

海嘯——大海底部劇烈的震撼,

海鷗——海港的清潔工。

還有,

海誓山盟、海底撈針、海闊天空、山呼海嘯、海宴河清、海中撈月、回山倒海、泥牛入海、刀山火海、八仙過海、曾經滄海、百川歸海、移山倒海、鑄山煮海、雲悲海思、如雲似海、學海無涯、以蠡測海、蜃樓海市、五湖四海、海水不可鬥量、海說神聊,等等,還有好多好多,這些就是我們的世界,就是我們的生活。”

穀天芳說:“這可能是你的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思維和感悟,你可能要生一個天賦很高的孩子。你看,他有大海一樣的胸襟,大海一樣的誌向,大海一樣的生命力和創造力。寶貝一定是一條龍,神龍能作蒼生水,一定為社會做大貢獻。”

說得盧曉潔笑了,盧說:“姐,你真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