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附錄三 幸福之問(3 / 3)

■ 就算你說的很有道理,但這事做起來也難。你自己也說轉變觀念是很艱苦的,在我看來沒有什麼可操作性。這不是說了等於白說嗎?

○ 我不是說問題一個一個來嗎?你現在是不是承認轉變觀念的必要性?

■ 就算是吧,怎麼操作呢?

○ 那就還要回到“幸福”第二條定理:幸福來自對價值的追求,價值來自創造性勞動。

前麵不是已經說過嗎?現在有的家長,已經具備了滿足孩子一輩子吃吃玩玩、不工作的願望的條件,大款富豪就更不用說了,現在他們的財富,讓幾代人過豐衣足食、遊手好閑的日子不成問題。實際上當下社會已經有啃老族出現,中國、外國都有,豪富人家、平常人家都有。曆史上,這種紈絝子弟的現象更是司空見慣。但有條件養著,讓孩子過寄生的生活,真過上這種生活的孩子是不是就幸福了呢?不,可以說十有八九會感到精神空虛,活著沒勁,像《七發》裏的那個楚國太子一樣。為什麼?就因為他們感到生命沒有價值。他們享有的一切,都是不勞而獲的。人們隻可能對不勞而獲羨慕,不可能對不勞而獲者表示尊敬,而隻有尊敬才是從社會心理角度反映出來的對其價值的肯定。每個人的心裏其實都明白這一點,因為評判別人的時候,他也會自覺不自覺地運用這些標準。反觀自己的時候,許多人則會采取掩耳盜鈴的辦法來自我欺騙。比較常見的是,一個紈絝子弟周圍有一群酒肉朋友,甚或狐群狗黨。這些人唆使他揮霍家財、作奸犯科、尋花問柳,最後淪落為敗家子。我們過去追究敗家子墮落的原因,多說到是軋了壞道。沒有再究問,為什麼總不斷重演“紈絝子弟——軋上壞道——敗家子”這樣的戲套子呢?我認為,根本原因在於,紈絝子弟需要有人給他捧場,滿足他對尊敬的心理渴求。他隻有在那班“朋友”麵前,才覺得自己是個強者,是個高貴的也即有價值的人。所以,從本質上說,一個不勞而獲的人,心理上一定是個弱者,盧梭在《愛彌爾》裏說了一句非常深刻的話:“弱者作惡。”這句話同樣適用這種情況。所以紈絝子弟和他的“朋友”的關係,不但是“蒼蠅不叮無縫的蛋”,而且有飲鴆止渴的成分在,與吸毒心理有類似之處。這個例子,從反麵證明了價值隻能來自創造性勞動。

■ 不,這個例子隻能證明價值來自勞動,因為你隻說了不勞而獲者不能有真正的價值成就感。要說“價值隻能來自創造性勞動”,你還要提供證據。

○ 對,你說得很對。你的邏輯思辨能力提高很快嘛。

■ 這是什麼話?你不是說把我當論文答辯的老師嗎?有學生說老師邏輯思辨能力提高很快的嗎?你這不是口是心非嗎?

○ 哈哈,這下我的狐狸尾巴給你揪住了。

■ 開個玩笑,我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開始對你這樣條分縷析、一板一眼的說法不習慣,說到現在,倒覺得這樣討論可能煩瑣些,但對弄清問題的症結所在倒有好處。

○ 是啊,現在不是提倡科學精神嗎?科學精神有個基本原則,就是理性。理性解決一般性的課題,還是相當有用的工具。我就想用理性來研究、解答諸如命運、幸福、愛情、審美這樣的人類共同關心又莫衷一是的問題,或者說,對這樣的問題給出理性層麵上的一種答案。

■ 你的野心可不小啊。

○ 這談不上什麼野心,而應該是每個願意獨立思考的人必做的人生基礎課程的功課。每個思想者都應該也必須對這些題目至少給出自己的理性思考的答案。我的答卷隻是拋磚引玉。

價值的來源

■ 好了,也不要再說客氣話了,言歸正傳吧,你怎麼證明價值隻能來自創造性勞動。

○ 在進一步討論這個問題前,我們先把概念界定一下。一個是“價值”,我們說的“價值”是心理上認同的文化價值,而不是可以用物質來度量、標誌的功利價值。一個是“創造性”,創造性是有不同程度的。狹義的“創造性”就是原創性,是要保證在客觀上是前無古人的。這個前無古人當然也有程度不同。絕對的前無古人可以說是沒有的。可以說我們的創造都是在前人成果基礎上的發展。發展有全局性的,有在某一點某一細節上的;發展出來的成果影響有大有小,有長久的、有短暫的;但哪怕再細微影響再短暫,隻要說這一點是“創造”、是“發展”,就必須保證是前無古人的,也是說創造者擁有這一創造成果的知識產權。但我們在這裏討論的是廣義的“創造”,就是創造者覺得這一點是他的創造就可以了,哪怕是他書上看到的辦法,舉一反三地用到某個地方,他也完全有理由認為這是自己的“創造性地運用”,並心安理得地享受“創造”給他帶來的精神愉悅。甚至這辦法完全是依樣畫葫蘆地照搬來的,但周圍的人不知道或沒想到可以用這樣的辦法,這也是他的創造,他從“創造”中獲得的愉悅可以一點不少。

現在可以討論戀愛中的創造性勞動的問題。

所有引起對方的注意、表達自己的愛意、獲取對方的愛心、消解之間的矛盾、增加感情的濃度的策劃、實施、改進,都是創造性的精神勞動,正是那些曲折纏綿細致周密的心思,帶來了戀愛的甜蜜,造成了戀愛的幸福。婚後之所以感到幸福度降低,很大的原因,是夫妻雙方都覺得在相互關係中不必這樣費心思了。放棄了創造性勞動,就失去了價值,失去了價值,就失去了幸福。

■ 你這樣說戀愛和婚姻倒是很新鮮的,很有創意的。

○ 不,這話早就有人說過,而且很多人講過。我記得的有盧梭的《愛彌爾》,車爾尼雪夫斯基的《怎麼辦》。倒是現在不大聽人說起,所以你覺得新鮮。我建議青年朋友去讀一讀這兩本書,肯定比市麵上那些五花八門的教人如何處理人際關係的書要有益得多。

再回過來說網癮對青少年身心的危害。現在多說孩子沉湎於網絡遊戲,本來成績很好的,後來導致成績下降,這種情況是說得通的。但我覺得可能還有另一種情況,就是孩子在學習方麵遇到了困難,或者因為現在的知識學習變成了一種應試技能學習,使孩子覺得既緊張又枯燥,對所學知識降低了興趣,或者他覺得在網絡遊戲中自己可以做得更出色。不管是本來學習成績好的,迷上網絡遊戲後導致成績下降;還是因為由於各種原因學習興趣已經下降,因而把興趣轉向網絡遊戲;或者兩方麵因素是相反相成的,說不清是誰先誰後,什麼是因什麼是果;有個共同點,就是那些孩子以為在網絡遊戲中可以體現他的價值。但這樣的幸福幻覺很快就會破滅的,而許多孩子意識到了這種觀念的荒誕後,卻拚命要對自己掩蓋這一點。因為當他們有所醒悟時,覺得已經離開原來的生活軌道,也就是大人認同的生活軌道很遠了,所以,隻有向自己證明自己是對的,他才可以為離開成人社會的價值標準辯護。這種心理後麵,有他的同學、朋友的價值觀支撐著他。這種價值觀雖然是虛妄的,但卻是他願意相信的。這就像走近一片沼澤,當他知道是走近沼澤了,會覺得退回去太晚了,而且很沒麵子,還不如望前走,因為他看見前麵有人,心想,別人在走,那一定是條出路,說不定很快就能走上康莊大道,結果因為不掌握走沼澤的方法,或因為體力不支,湮沒在沼澤中。我注意到那個因網癮而自殺的小學生,自殺是因為有很深的失敗感,而這失敗,不是對自己恢複學習水準失去了信心,而是因為他在網絡遊戲中玩得很失敗。這就是到網絡遊戲中去尋找自我價值體現的幻滅感的集中爆發。而其他有網癮的孩子,可能不像他陷得那麼深,但價值幻滅感一樣會有的,因為前麵已經分析過,網絡遊戲的設計就規定隻有熟練的技巧,沒有創造性勞動,所以沒有文化價值。而所謂有網癮,就是那些孩子太認真了,以為在這裏麵找得到價值,或者要使自己相信這裏麵有價值。硬要使自己相信本來沒有價值的東西有價值,就不能不產生幻滅感。而自我欺騙的時間越長,幻滅感就越深。結果,在虛擬世界裏形成的幻滅感,就可能帶到現實世界中來,使他們產生了花季少年不應該有的頹廢心理。

所以,我認為治療網癮的關鍵在讓孩子明白,網絡遊戲隻是遊戲,遊戲適當能調節身心,激發智能;過度則會分散精力,影響正業;而弄假成真,以為遊戲玩得好就說明自己是出人頭地、受人尊敬的強者,那就可能走火入魔,不能自拔。

■ 青少年網癮,也就是貪玩,自控能力差,至於那麼嚴重嗎?

○ 其實,要說貪玩、上癮,成年人的自控能力一點也不比青少年強到哪裏去。當年手掌遊戲機,第一代電視遊戲機,迷到了多少成年人。我聽說作家中就有成日成夜,連續數月打遊戲的。我沒有迷到這種程度,但也曾在一段時間裏每天連續幾個小時玩遊戲,但從所花時間上來看“癮”,成年人的網癮可能不比青少年小,為什麼成年人的網癮沒人提,不成其為社會問題,而青少年的網癮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呢?這不是因為成年人掌握著話語權,所以責青少年嚴,責自己寬,而是確確實實成年人不會因為愛玩網絡遊戲(可以推至一切遊戲)而產生心理障礙的。成年人會從玩網絡遊戲中感到愉快,但不會想從網絡遊戲中去尋找人生價值、尋找幸福。如果有這樣的成年人,那麼社會就會認為他是心智發育不全。所以,我要把青少年網癮問題放到“幸福之問”這個題目裏來談。我認為,不正確的幸福觀念是青少年網癮的症結所在。

■ 慢一點,你說在戀愛中那些小的心思都是創造性的勞動,又說在網絡遊戲中隻有熟練的技巧,沒有創造性勞動,你對創造性的定義,好像是一會兒寬,一會兒窄,很隨意的。

○ 噢,這裏牽涉到一個文化價值的度量問題。文化價值不像功利價值可以有個比較統一的尺度,但既然是價值,就必須有個尺度,這樣,我們才能說某事物某行為有很高的價值,而某事物某行為則毫無價值。那麼,文化價值又是怎麼來度量的呢?我思考的結果是,根據目標任務來定量。戀愛的目標是婚姻,而且不僅是法律關係上的婚姻,而是有愛情的因此也是道德的婚姻,所以,有利於增進愛情的言行就是有價值的,怎樣的言行才能增進愛情呢?要有利於展示自己優秀的一麵,又不顯得是炫耀;要有利於展示自己熱情的一麵,又不顯得粗魯淺薄;要有利於展示自己智慧的一麵,又不顯得工於心計;要有利於展示自己質樸的一麵,又不顯得感情遲鈍;要本色而有修養,雕琢而不著斧痕,自然而中規中矩。這是要花一番心思,有一番創意的,雖說你隻要真愛上了一個人,自會靈感來臨,妙思疊出,但畢竟創造的衝動要你殫精竭慮地去實現。在這方麵墨守成規、畏難懶惰、粗枝大葉,如果導致機會錯過,也隻能埋怨自己。遊戲的目標任務是訓練人的思維,在必須遵守的規則下競技,可以培養人對智力的崇敬與對遊戲規則的尊重,這樣,有利於人以同樣的態度去處理社會事務。好的遊戲,規則是簡單的,變化卻無窮盡,結果不可逆料。而網絡遊戲不具備這樣的特點,它用不上什麼計謀,也不會“一著錯,滿盤輸”,它裏麵隻有強力,沒有智力,沒有創造性活動的空間,自然就沒有什麼文化價值。特別是對把玩網絡遊戲目標任務定為“幸福”的青少年來說,那就更沒有什麼文化價值了。一塊玉石,可能貌不驚人,但卻適於雕刻,一塊雨花石,很漂亮,卻不適於雕刻,網絡遊戲就像不適於雕刻的雨花石。

■ 那麼我們對工作,就能有創造性嗎?有的工作可能有創造性,比如你寫書……

○ 哦,你千萬不要簡單的以工作種類來劃分有沒有創造性,比如寫書,有句話叫天下文章一大抄,現在科研規定了硬性指標,要評職稱,如教授、副教授、講師,一年要在核心刊物發多少篇論文,就是讀一個碩士、博士,也規定在核心刊物上要發幾篇論文,否則不能畢業。這樣為了完成任務而選的題目、寫的文章,往往是不抄還不行,哪有什麼創造性?還有,現在有許多炮製出來的跟風的電視劇,作者其實沒有創作衝動,也隻能東抄一點,西抄一點,就看誰改頭換麵的本事高,終究是件苦事,也是沒有什麼創造的樂趣的。美術界據說有種行畫,畫的人就是向錢看,大概在數錢時有樂趣,在畫的過程中也是很難有創作愉悅的。

■ 對啊,從事創造性職業的人,尚且如此,從事一般不需要什麼創造性的,比如流水線上的工人,你叫他怎麼把工作變成創造性勞動?

○ 抓鬥大王包起帆,本來不是一個碼頭上的裝卸工嗎?幹體力活的。他不是看到傳統的抓鬥存在問題,開動腦筋,刻苦鑽研,創造發明,結果成為專家,成為全國勞動模範嗎?

■ 裝卸工裏出了幾個包起帆?

○ 別的裝卸工成不了包起帆,是條件不允許他往這方麵想呢,還是他自己沒朝這方麵想呢?還有,裝卸工的創造性勞動,並不一定表現在搞發明創造上,裝卸工作本身也是很有學問、很有挑戰性的,同樣的貨,這麼裝卸與那麼裝卸,效果可能大不相同。

我再舉一個我妻子的例子。她參加工作後,就是油畫筆廠的拉管工,這工作類似衝床工,也與流水線上的工作差不多,照說就是熟練工,沒多少技術含量,但她自己鑽研技術,看檢修工怎麼校正模子,後來模子校得比檢修工還要好,這樣她的產量就大大提高。後來她結婚生子,再上班就調到廠部任質量檢驗員。廠長有一次對她說,你不做這活了,現在日產量指標降低一半,你徒弟還常常完不成指標。你比你師傅技術還要好。你不做了,現在最小號的拉管就沒人能做了。我妻子並沒有因為她的技術好得到什麼功利上的好處,反倒因為指標的水漲船高,使她沒能多拿獎金。但廠長的這幾句話,一直使她受用到現在,給她一種幸福感。其實,在她鑽研技術的時候,工作對她就不再是苦力的幹活,而是充滿挑戰與愉悅的遊戲了。盡管她可能抱怨她的成績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比如每個月沒有因此多得獎金,沒有被評為勞動模範,但這是幸福的抱怨,隻要廠長一句話,她就心滿意足了。她因此養成的熱愛工作、幹一行愛一行的品性,這是使她能戰勝逆境,擺脫煩惱,獲得幸福的一個重要保證。

■ 我想你不會像你夫人一樣熱愛工作。你上山下鄉的時候,愛種田嗎?你在工廠裏做工的時候,全身心投入你的工作嗎?

○ 的確,我不像我妻子一樣熱愛工作,這是因為我覺得這些工作不適合我,我適合寫作或搞研究。但我工作還是認真負責的,首先要把本職工作做好,這種觀念,在我們這一代人中是基本信條。然而我不能像雷鋒一樣安心做顆螺絲釘,我是身在曹營心在漢,把業餘的文學創作看得比工作更重。種田時幹些簡單的重複勞動,比如夏天在水稻田裏拔水草,在棉花地裏鋤苗,我就構思詩歌。盡管那時構思的詩歌,從今天看起來多是些豪言壯語、標語口號,但我就是從構思這些詩句開始,摸索著走近文學殿堂的。最直接的得益,就是枯燥難熬的農活變得好對付了。像拔水草,看起來不像插秧那樣要趕進度,那麼勞累,但因為是大熱天,一樣是麵朝黃土,背對太陽,雖然左肘可以在大腿上擱一擱,借點力,但一天彎腰曲背,又是毒太陽照在泥漿水上,帶腐蝕質味的水蒸氣熏上來,這日子還是很難過的,所以拔水草被評為農場的苦活之一。而因為我在拔水草時不斷地作文學遐想,種種苦味就被隔得遠遠的,我是聽周圍人對拔水草的叫苦連天,才意識到這活真的應該是很苦的。

■ 哈哈,你是身在苦中不知苦。

○ 還沒有那麼高的境界。不過,要說苦,我後來在工廠裏再真正體會到文學對精神的消炎止痛、扶本固正的作用。說起來,廠裏工作條件比農場要好許多。雖然那時的工作條件在今天看來是有些嚇人的。我們是生產西藥原料的廠,就是化工廠。所以我們從農場上調到工廠時,製藥廠是屬於化工局的。化工廠有的汙染我們廠基本都有,而且因為設備是因陋就簡、土法上馬,所以工人可以說是在身體時刻受到有毒有害氣體侵害的惡劣的條件下生產。當時廠裏有句話,叫“多吃營養菜,少吃年夜飯”。現在人們都知道亞硝酸鹽是致癌物質,我當時的崗位,有一道操作工序,就是把亞硝酸鈉與硫酸一起加到原料中去,叫亞化反應。這兩種東西一加進去,原料立刻變紅色,並生出大量的紅色氣體。這種氣體是強致癌物質,雖然由真空泵抽走一部分,但人站在旁邊還是不得不吸進許多有毒氣體,帶口罩也沒用,所以我們也不帶口罩。但操作工又必須站在近旁,不停地測PH值,由PH試紙上的顏色變化,來掌控反應。我在這崗位上幹了六年,現在回想起來,胃裏還會不舒服,就像此刻。但我沒有生癌,不是誇大了亞硝酸鹽的致癌作用,就是老天對我特別照顧。然而在當時,“少吃年夜飯”的威脅,對我們二十出頭的青年來說,畢竟還很遙遠。現實使人感到難熬的,是大熱天也要穿上厚厚的勞動布工作服,穿上中統套鞋,在嗤嗤冒氣的蒸氣管旁,在冒著一百多度高溫的滾滾熱氣的反應釜口前操作。但是,在剛進廠的時候,我是的的確確不以為苦的。因為農場的工作條件比這還要艱苦得多。別的不說,三夏大忙,在田頭能吃到一口常溫的土製冷飲——酸醋涼水,就是莫大享受了。到廠裏能吃到保證供應的真的有點冷的自製冷飲酸梅湯,不是有一步登天的感覺嗎?然後,我在進廠幾個月後就抽掉到出版社去寫了。等一年多後我遭受到無妄之災,被罰回廠裏,感覺就不同了。我由此得出一個結論,人不能過好日子,過了好日子,就過不來壞日子了。

■ 這倒是個新鮮的觀點。

○ 不是,這是中國人傳統的一種幸福觀。老古話說,人生三大苦事,少年得誌,中年喪偶,老年失子。中年喪偶,老年失子是非常痛苦的事情,這容易理解,我就一直想不通“少年得誌”為什麼是苦事,而且與“中年喪偶”、“老年失子”相提並論。我本來認為可能是“少年喪父”搞錯了。告訴我的朋友說沒有錯,為什麼“少年得誌”是苦,要我自己去悟,所以我就把這話記住了。經曆了人生的這一場起落,我似乎明白了一點這麼說的道理。少年得誌,過上了好日子,往往因為得來容易,不懂珍惜;又自視甚高,不能擺正自己的位置;還容易好高騖遠,私欲膨脹;這樣,好日子就可能難以為繼。或者日子沒有像他預期的那樣更好上去,他也會覺得失望與受挫折。這樣,他的一生就可能是痛苦的。我從這一點得出一個推論,如果人的一生幸福物質條件是六,少年、中年、老年是一、二、三分布,那麼這個人對一生的感覺就會是芝麻開花節節高;如果是二、二、二分布,那麼一生就很平穩,無怨無悔;如果是三、二、一分布,那一生就一直在走下坡路,不堪回首,苦不堪言。所得的幸福物質條件差不多,但心理感覺可能有天壤之別。這也證明了“幸福是種主觀感受”。

■ 那當時你怎麼挺過來的呢?

○ 你用“挺”字很確切。當時,我很可能自暴自棄,一蹶不振,因為我所經受的打擊,我自己覺得有點和牛虻相似。當時我還沒有看過這本,到後來我看到《牛虻》,一是覺得受到打擊時的心情很相似,一是有種慶幸,我沒有像牛虻那樣陷在這麼深的痛苦與絕望之中。哀莫大於心死,牛虻受打擊後心就死了,我也可能心死,看到人可以無恥到那樣的程度,可以為了利益顛倒黑白到那樣的程度,對一個涉世未深的年輕人來說,是很容易從此憤世嫉俗,或玩世不恭的。我本來是很一本正經的,從那以後,說話、作文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