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雨紛飛,堅盾如牆;
刀光閃耀,槍芒生寒。
時而戰馬逾越而過,不久便被淹沒在人海之中;
時而莽漢衝入敵陣,片刻便被斃倒於戰陣之內。
入眼之處皆是血色,這天下無對無錯,隻有成王敗寇。
史書隻會記載失敗一方是如何殘暴不仁,屠城滅村;史書隻會記載勝利一方是如何以奮起反抗,仁慈無邊。但誰又會在意事實真相呢?
最終羌族勇士們無力的倒下,漢軍衝破羌人大陣,舉起屠刀老少婦孺皆不留,行那滅族之事。
十餘年,這些戰士們不知漢吏強搶民女,羌狄不服,狀告無門,隻能殺官救女,誰能想到所行正義之事竟然變成了兩族交戰的導火索;十餘年這些戰士們隻記得父母兄弟倒在羌狄刀下,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此時不除更待何時?
漢軍殺的興起,羌狄滿眼絕望,自此之後難道再無我羌人嗎?
或許是老天不忍,漫天黃沙隨風而來。眼前幾乎不可視物。
眾人大驚,竟然是沙暴來襲,漢軍見此哪還顧得廝殺,將官下令圍馬成圈,以抵風沙。至於那下羌狄,那就讓他們在風沙之下自生自滅吧。
沙暴持續許久,終是散去,漢軍將士拍去身上的沙塵,搜尋被黃沙掩蓋的同袍,卻看也不看一眼,馬圈之外,早已死於黃沙之下的羌狄。
自此,曆經十餘年,導致大漢王朝國力大損的羌族之亂,終於平定,卻不想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僅剩的羌狄之人,永遠不會忘記對漢人的仇恨,一場驚天陰謀隨即展開。
宮崇,於吉之徒,自幼於琅琊修習道士,與世無爭,誰能想到當年他的父母死在那場決戰之下,若不是沙暴來襲,若不是母親將他護於身下,若不是沙暴來襲之時族人拚死相互,當日還是孩童的他亦不能幸免。
董卓,西涼刺史,其麾下涼州雄兵駐守西北,不斷與羌狄作戰,乃是百戰之兵,誰能想到他竟是竟是他的先輩竟是當年黃沙之中逃脫之人。
向他們這樣的人還有很多,比如“南華老仙”,比如數年來被左慈斬殺之人。他們或隱姓埋名或改頭換麵遍布於大漢各處,
我們羌狄勢弱,無力於天下,那好,我們便讓這個天下亂起來。你等漢狗不滅,我等難銷心頭之恨。
於吉獻書,宮崇隨之,將計就計,打開這潘多拉魔盒,數十年後,黃巾亂起,民不聊生。漢室自以為黃巾平定,天下便會大定,誰知又有董卓弄權,將天下豪強的野心勾起了七七八八。
羌狄們看著這個天下大笑,謀劃數十年終於見效,一朝功成,天下大亂,何等暢快。
南華老仙忍著劇痛緩緩說完,他在背後控局十餘年,多少忠臣義士,死於其詭計之下;多少英雄好強,迷於其花言巧語之中,為了天下不可自拔。
而今卻是棋差一招,本想殺曹以致北方大亂,他不怕曹操、劉備是獻帝之人,因為他知道今天過了,獻帝和曹操便會命赴黃泉,整個天下必將再亂,劉備獨木難支,又有何懼?卻不想最後橫生枝節,從來不被他看在眼中的廖化竟然將他重傷。而今天下三分,兩分歸於漢室,偏安一隅的江東孫氏,腹背受敵怎有存活之理,難道謀劃數十年最終還是一場空嗎?
一切皆已明了,近百年前一個蝴蝶扇了扇翅膀,近百年後,一個漢室分崩離析。若是當年西域官員秉公執法;若是當年任尚不那麼肆意妄為;若是當年官員心有國家,怎會有今日之禍。
這場陰謀自安帝之時開始謀劃,順帝之時開始發酵。
數十年的天下紛亂,多少百姓流離失所,多少將士難下疆場?
獻帝想到此處,心中猶如根刺般疼痛,我以天下為棋盤,欲要揪出那幕後之人,沒想到最後竟是這個結果,今天的一切難道是我漢室造成的嗎?
命不久矣的南華老仙似乎看透了獻帝的想法,他忍著劇痛無力地說道:“你……尋我如……此……之久,卻不想……這個天……下……竟是你們漢室的……”
他用盡全身力氣終於將最後一個字說了出來:“錯!”
南華老仙說完最後一個“錯”字,看著獻帝痛苦的表情,笑著閉上了眼睛,他眼裏似乎沒有天下一統,有的卻隻有繼續的紛爭……
廖化、左慈、獻帝和曹操四人看著已是氣絕的南華老仙,心中五味雜陳。
仇仇冤冤,這個世界到底誰對誰錯,誰又能說得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