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北堂赫的獨白(4)(1 / 1)

我內心越來越不安,我緊盯著父親。父親看著我,眼中有平時不容易表現出來的讚同眼光,他望子成龍,對我寄予厚望,希望我以後精忠報國,不負北堂祖宗多年打拚下來的家業。所以,父親對我的教育和訓練那是極為嚴厲的,他擔心我過於驕傲,他是不會輕易給我肯定的,但今天的他,太令我感到奇怪。

“你自幼天資聰明,學什麼都快,我很為你感到驕傲。你應該知道北堂家有多大的能力。”父親常年對抗外敵的霸氣渾然而成,他是要我來講。

我低頭看了一下腰間別著的那塊淡紅色的晶瑩剔透的玉佩,抬頭認真的說:“我北堂家擁有的所有死士是即認人又認玉,二者缺一不可。玉在人在,玉亡人亡。我也深知因北堂家族對當朝皇族從無二心,百年來誓死效忠才能贏得皇家對北堂一族的認可,而且,隻有北堂一族才有這個榮譽,被允許養死士。”每個大家族都有死士,隻有北堂家族的死士是光明正大地培養的,其他的都是不被皇族允許,若被捉到輕則抄家,重則誅九族。

“好,阿赫,你要記住,精忠報國。每當國有難,我便帶兵相護,我有一種直覺,我大魏國的朝政有一股暗流,與南疆國有關,但又沒有證據無從下手。很快,我將為國出征,俗話說得對,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人征戰幾人回。我是不怕死的,我決定……”我聽後心中一驚,起身下跪:“父親,您不會死的,這麼多年來您都挺過來了,這一次……”“阿赫,你還是不夠冷靜從容。世間有得便有失,我北堂家享受皇家的寵信和無上榮譽的同時,也要付出的,這點你要記住。我此次假如出征,很有可能回不來,但我不悔,你也莫為我傷心。我走後,你就得護好這北堂府,以後,你的言行舉止,挑起北堂一族的榮辱興亡,阿赫,謹記。”父親阻止我的講話,滿臉凝重,還有軍人的氣勢。

先講國,再講家,這是我父親一貫的作風,“阿赫,你變了,從你再次練習遊泳的時候我就覺得你變了。你以前是不喜歡進宮的,但我發現你現在沒有這麼厭惡進宮。你是我唯一的兒子,你的想法我大概也能猜到七八分,你覺得沁公主怎麼樣,講心裏話。”

“沁公主挺不錯的,年少聰慧,隻是有點嬌縱,心思沒有放在合適的地方,若多加引教,必能成大事。”我確實是這麼想的,我沒有說成女皇,一是未來的事變化多端,無人能精準預測到;二是當今女皇正當執政的上升期,臣子們還是要避嫌的。

“說得在理,但我問的是,你喜不喜歡她。”

喜不喜歡她?我垂眸,我不太清楚,見到她我心裏會有點高興,見不到她的時候,我會想她在幹什麼,她難過時我開興不起來,這算是喜歡嗎?

父親從懷中取出一紅色的錦囊,小心又仔細地慢慢打開那錦囊,是夫妻玉的另外一半!父親手中的夫妻玉的成色與我的一樣,但父親手中的那塊比我身上佩戴的要小。那是我記事後第一次看見父親手中的玉,想必一直都在他手中。父親滿眼柔情的看著手中的玉,一隻寬厚且粗礪的大手來回撫摸那塊玉。

我知道,我以前經常聽見府中的人說我父母親是極為相愛的,但我母親因病去世了。

“這塊玉,本來不該放在我這的,但你母親去世得早,我也沒續弦,就放在我這裏。以前,她是一直戴在脖子上,她去世後,是我親自取下來,轉眼間,你現已十四歲,詩書兵法等都學得七七八八了。你可知為何北堂家的夫妻玉可以佩於身外,別人卻不知那是'兵符'一般的存在?”父親停頓了一會,但並沒有讓我回答的意思,“我們家的夫妻玉是雖不是傾城傾國之物,但是獨一無二的,是當年的女皇所賜,意義非凡。我們家夫妻玉的調遣死士的作用隻有北堂嫡族和女皇知道。有時候,你拚命想藏著掖著的東西,你越是防不了他人的明爭暗搶。倒不如坦坦蕩蕩的戴著,讓人家以為是普通的傳家寶,不太引起他人的注意。”我訝然。

父親抬頭一臉嚴峻之色:“阿赫,就好比這夫妻玉,你要知道,也要學會用另樣的角度看問題,發散思維,不要局限在常人的固定思維中。”

“我一定謹記父親的教誨。”我誠心的作揖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