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以來,除了抗美援朝,對外作戰主要有1962年中印反擊戰;1969年珍寶島自衛反擊戰,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這些戰爭,都是師出有名,都打出了軍威,國威。至今,一些參加過這場戰爭的軍人,提起中國軍隊的英勇頑強善戰,就心頭膽寒發怵。一位原越南團長自述:中國陸軍是十分可怕的,太可怕——
當年中國人民勒緊褲腰帶,喂出了一條白眼狼。越南人自以為很能打仗。越南人曾經讓美國佬在熱帶叢林中嚐盡了苦頭。越南統一後,一些越南軍人頭腦開始發昏,以為他們取得勝利完全靠的是自己的力量。他們把中國人民的無私援助,拋到了九霄雲外。而且開始變本加厲,忘恩負義起來,變得越來越自大,開始在亞洲四處伸手:驅逐華僑,侵占柬埔寨,並在邊境騷擾中國百姓,經常與中國軍民發生小規模的武裝衝突,直鬧得中越邊境,中國人無寧日——
中越反擊戰說來話長。讓我們先將曆史的鏡頭倒回30年。1979年1月29日上午10時,美國總統卡特在白宮南草坪舉行儀式,以歡迎外國元首的禮儀歡迎鄧小平副總理。在簡短的致詞中,卡特熱情地借這個機會邀請中國同美國一道“共同走向亞洲和全世界的和平與穩定”。鄧小平卻嚴肅地指出我們這個世界“很不安寧”。這時候,誰都不會想到,此刻這位偉人的胸中正洶湧起雄兵百萬。訪美歸來後不久,中越反擊戰就要打響。。。
1月27日,即鄧小平訪美的前一天,塔斯社報道大批的中國軍隊向中越邊境集結。與此同時,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發表了《北京對河內發出戰爭聲調》的文章,說有跡象表明,中美關係每發展一步,亞洲尤其是東南亞局勢就變得更具有危險性。在一月中旬,國際輿論大量報道了中國軍隊在中越邊境的集結和調動,並對此作出種種分析和猜測。
1月30日上午,在同卡特的第三次會談結束後,鄧小平說:“中國人民堅定不移地站在柬埔寨一邊反對越南侵略者。中國永遠站在被壓迫被侵略的國家和民族一邊,反對霸權主義的侵略奴役,為了國際和平和穩定的長遠利益,我們將堅決地履行自己的國際主義義務,甚至不惜承擔必要的犧牲。”
幾天之後鄧小平來到東京,他對田中首相說:“對侵略者不懲罰,就有發生連鎖反應的危險。”“我們正在考慮,為了懲罰,冒某種危險也要采取行動。”鄧小平說:“有必要對越南加以製裁。”日本外務省人士對此十分吃驚,認為這是在外交上極少使用的激烈的措詞。有記者問到越南侵略柬埔寨這一問題,鄧小平說:“越南同蘇聯簽訂的條約具有軍事同盟的性質,越南對柬埔寨發動了大規模武裝入侵,並在中國邊境地區挑釁。對付這樣的人,沒有必要的教訓,恐怕其他方式都不會收到效果。”——顯然,中越反擊戰的前夕,鄧小平出訪美國等國家,就是要從外交上向全世界表明立場,這場保衛維護世界和平和領土完整之戰非打不可,我們師出有名,是正義之師,任何國家不得阻繞。。。
當然,越南也不是吃素的,他們也開展了外交攻勢——2月12日,越南《人民軍隊報》的社論說:“企圖給我們教訓的人,應該吸取美帝國主義在越南的教訓。”雙方都在各自的軌道上按慣性甚至加速度運行著。。。
國際媒體也在開始密切關注事態發展。特別是一些亞洲國家,基本都一邊倒,支持中國自衛反擊的立場!《馬來亞通報》以《中國會懲罰越南嗎?》為社論標題,寫道:“中國副總理鄧小平前日完成美國日本之行返回北京後,中越邊境局勢顯得更加緊張,雙方劍拔弩張,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自越南驅逐華僑,侵占柬埔寨,並在邊境與中國軍民經常發生小規模的武裝衝突後,中國顯然不能不有所行動了。”這篇社論甚至精確地展望:“鄧小平所說的懲罰、教訓,就像當年中國攻打印度一樣,是有限度的打了就撤退而不侵占領土。這種閃電似的一戰,既可大快各國人心,也可壓一壓越南這個東方小霸的囂張氣焰。”
說到這裏,我不得不再讓曆史的鏡頭倒退到1962年中印反擊戰。當時總理尼赫魯和印度國防部長梅農過於自信,利令智昏,錯誤地估計了形勢。當時的中國,正處於三年困難時期。中蘇關係也開始緊張起來,連台灣國民黨也叫囂著反攻大陸。在印度看來,中國內憂外患,自顧不暇。更何況他們有美國和蘇聯的支持。因此,他們確信,自認為能夠通過外交手段化解危機,即使推行“前進政策”,中國也不會還手,更不敢攻擊印度。畢竟打狗也要看主人呀!當然,他們打錯了算盤!中國高層和中國人民不信這個邪。中印幾乎在整個1962年,雙方都在邊境兩側緊張對峙。10月10日,由於印軍侵犯中國邊境,局勢急劇惡化。決定性的戰鬥在10月20日打響,當印度軍隊再度發動攻擊時,中國邊防部隊在東西兩線開始進行反擊,戰鬥主要集中在瓦弄、達旺和阿克賽欽地區。
當然,中國在10月20日發動的進攻時機的選擇,也建立在對世界局勢充分把握的基礎上;並且進行了精心策劃,將開戰時機選擇在幾乎與將全球拖到毀滅邊緣的古巴導彈危機同一時間。事後,印度官方有文章指出,中國可謂用心良苦,因為此時美蘇兩個超級大國都在避免核大戰的發生,而中國似乎是刻意選擇了這一時間發動反擊,這樣就無需顧慮第三方的幹涉(事實上,在中印反擊戰中,尼赫魯曾經要求美國空軍支援,肯尼迪沒有搭理)而加勒比海的危機結束之後不久,中國就馬上宣布了單方麵停火。
除了要懲罰印度的“前進政策”之外,印度有關人士認為,最終導致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動反擊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對印度意圖的猜測。這位印度權威人士在文章中表示交戰雙方的解密文檔案反映出中國的政策製定者認為印度可能會與美國勾結在一起,將西藏從中國分離出去。新的研究揭示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中情局資助和武裝了中國西藏的分裂運動,當時的印度情報機構負責人穆裏克也在1971年發表的一本書中承認中情局在西藏的活動。雖然印度官方是否暗中幫助這些活動尚不能得到證實,但是這位權威人士認為,中國相信印度在其中扮演了一個積極角色,這是中國最終決定懲罰印度的一個原因。
由此可以看出,鄧小平之所以在中越反擊戰開始前訪美、日等國,就是要堵住那些國家的嘴!在外交上先聲奪人,爭取主動!就是要在戰略上高屋建瓴,敲山震虎,真是一箭雙雕!2月16日《人民日報》發表《是可忍,孰不可忍》一文,毫無保留地宣布了中國的最後抉擇。而同日我外交部照會越南駐華大使館,最強烈地抗議越侵犯中國領土,製造新的流血事件。2月17日,新華社奉中國政府之命發布聲明,譴責越南當局不斷侵犯中國領土,宣布中國邊防部隊被迫奮起還擊。。。。戰爭打響!當天下午5時45分,越南駐聯合國代表何文樓提交了越外長阮維楨致瓦爾德海姆的信件。信稱:“秘書長先生,我榮幸地向您通告:1979年2月17日,好幾個中國步兵師、坦克師、炮兵師,在空軍的掩護下,對越中邊境整個全線發起了大舉進攻。他們已占領了一些越南邊界哨所和許多村莊,這些村莊在高平省的長定、祿平、河廣縣、黃連山省的孟薑、巴沙縣,萊州省的風士縣,以及廣寧省的平遼縣。要特別指出的是,中國軍隊襲擊了老街省府,並占領了東登和孟薑這兩個人口聚集的城市。”其後是例行的對中國譴責和要求秘書長如何如何。這就是越南一貫的醜惡小人伎倆,得了便宜賣乖,吃了虧就大喊大叫的架式。好在中國的外交早已經將這些雜音在國際範圍內屏蔽住。越南無計可施!畢竟,外交手段顯得文縐縐些。下麵自然要談談戰事了——
一切就緒,2月17日中越反擊戰打響!之前,早在1978年第四季度,中國就有二十個師的精銳部隊集結在雲南廣西邊境。隻要時機成熟,一聲令下,隨時就能夠給於越南這隻白眼狼重重一擊。畢竟,外交手段和姿態是掩人耳目的,總顯得文縐縐的,還是來說說血與火的戰鬥吧!下麵主要摘引兩位來自越南和中國軍人的回憶文章,作為中越反擊戰的特寫鏡頭——
阮少雄,原越南第321師上校團長,撰文談涼山戰役 ——
阮少雄的文章刊載於越南的新共和國報。這是一篇檢討性的文章,在越南軍事文章中,還是很少見到的。阮少雄,雖然並未被我軍俘虜。但是,他的一隻左眼,永遠留在了涼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