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急行軍轉戰9號作戰區域期間,我對放棄炸毀越軍裝甲營這個機會,十分猶豫。
畢竟,這是一支擁有山地作戰和裝甲突破能力的野戰部隊。但我也考慮到,如果驚動越軍裝甲營,不僅暴露我們的行蹤,還會令高炮營有所警覺。
戰場上不確定因素太多,作為一支敵後突擊隊指揮官,我必須慎重而且膽大的決定。而我放棄炸毀裝甲營的另一個原因,就是軍區發給我的密報,決定派遣一個防空導彈營。而且大河穀擁有反坦克能力。肩射導彈、反坦克火炮,都是我們的有力武器。
而高炮營帶給我們的陸軍傷害和不確定性,相比之下,要比裝甲營來得高。
意外打擊掉越軍一個特戰小分隊,從巴外山脈到現在,兩次突然打擊越軍特種兵小分隊,這個單位的失聯,必然會引起越軍30師的注意。
所以,我們的行動,就變得更加艱巨,還會有隨時出現的意外發生。
幸虧是越軍的地麵雷達和衛星定位係統,並不能達到真正的國際標準,否則,我們這支小分隊,要麵臨的困難,則會大幅度提升。
9號作戰區域,是越北山地中,覆蓋性非常廣的一個位置。按照軍區模擬地圖顯示,左側擁有大範圍將近10裏的山地叢林,背後是靠近越南河溪稻田20多裏,右側則是一片低矮的丘陵地帶,一直蔓延了20裏左右。
那麼,高炮營在9號作戰區域,隻能是偏向東南、西北、西南三個位置。而9號作戰區域,與大河穀的直線距離,已經超過了30裏。
從位置來猜測,高炮營很可能是因為巴外山脈高地的失守,所以暫時退避,以避免我軍進行陸基破壞。
如此大的範圍,我小分隊要滲透起來,缺乏兩個方麵的優勢。第一:越軍山地交錯複雜,地形地貌的區分,是我們的硬傷。最主要的是,缺少導引和準確的情報基礎。
第二:越軍野戰30師,在越北山地作戰,兵力分散,主動性非常低,但是30師對師下轄的特殊作戰單位,防守一定嚴密而且隱蔽,想要快速找到,並精確打擊,非常有難度。而且因為特戰小分隊的失聯,引起了野戰30師的注意,必然會加大這一區域的搜捕力度。
我第三分隊也擁有至少兩個方麵的優勢,來挽回頹勢。第一:主動性非常強,突擊能力高,野外生存能力也高,可以通過連續的突擊越軍敵後,打亂野戰30師的部署。
第二:我們處於暗處,精確打擊的能力,令我們非常活躍。而高炮營要進行單位性移動,則需要公路和鐵路的支持。所以,我們隻要把握住高炮營的具體動向,就可以從高炮營的調動和屯守地區,展開打擊。這是重型單位的高炮營沒有的機動優勢。
將近急行軍一個小時後,我們脫離了裝甲營作戰區域20裏,抵達一條支流附近,我們雙手托槍,從支流水位將近1米的河道,穿過河流後,尋找了一個隱蔽的山坡後,進行2個小時的休整。
為了將軍服晾幹,喝一些熱水,我決定進行野外叢林隱蔽生火。首先通過挖掘至少半米深的暗道,進行偽裝後,將警戒範圍,拉長200米方圓,其次,每個組休整40分鍾,三個組輪換補充體力、飲水、烘烤衣物、警戒,設置狙擊點至少兩個。每個間隔2000米。
支流河道上下500米範圍,都在我突擊隊暗哨布控之中。
叢林內,天色黑的非常早,下午4點多,天色開始變得昏暗。但就是這個時候,越軍空軍編隊,開始出現在我所在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