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五行六子(1 / 3)

開篇:世人皆有思想,人很普通,思想卻很玄妙。人在思想的指導下走著各自的路,如此從生至死,這個過程也就是“道”。大明有千萬人也就有千萬種道。我選取其中一種,定名為“太陰”。

太陰之初,不過是一個懵懂無知的孩子。小孩向往陽光,渴望溫暖,我把他起名為旭幽。

旭,從日,從九,聯合起來表示“太陽開始新的旅程”,指一天的黎明日出。幽,從山,有“隱晦不明,囚禁隱藏,卑微孤介,陰間冥界”等多個意思。

旭幽的表麵意思是:早上日出前的幽暗寂靜。用現代話來說就是:黎明前的黑暗。旭幽的深層含義是:光明之前的陰暗。用現代話來說就是:潛伏。

中原大地,有那數不盡的名山大川,隱藏著數不盡的傳奇。旭幽的故事就從無昔山開始。

無昔山地處秦嶺極深之處,山勢雄俊,五峰相連,高聳入雲。在其中一處的無名山峰之上,少年旭幽自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憂愁。

“傳說在九天之上,有神的存在。如果有神,請神給旭幽啟示。”

“天下萬物,因何而生,又為何而滅?旭幽愚鈍,從哪裏而來,又到哪裏而去?”

“神啊,求您給我啟示。”旭幽三問,三求,希望有神跡出現。

三月天,無名峰。天幹地燥,靜悄悄的,沒有風。整個世界隻有旭幽一人,他的疑問無人可答。

話說旭幽年紀尚輕,本該純真無邪充滿童趣,卻為何滿腹憂傷,又有如此疑問?

這一切的開始隻因十年前的一段懸案。旭幽背負的太多,太重。苦難的孩子早當家,所以他少年老成,整個人都精神不好了。

以下記載屬江湖風言風語,具體真相如何則不得而知!畢竟十年了,當事人也不能出來澄清,真真假假又有誰來說。

旭幽原名章回弟,其父章中行曾隨洪武皇帝朱元璋征戰天下、同袍浴血。章中行武藝非凡、戰功卓絕,封號尚武將軍。後來天下大定,將軍沒了兵權,章中行就棄武從文,官拜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參政,主管杭州府民政。章中行性格魯莽,為人直率。在朝得罪權貴,在民不睦豪強,自然是不喜者眾。

自古“掌權者富貴,有財者惜命”,都是因為:幸福來之不易,害怕失去的。成功之前,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成功之後,謹小慎微,生怕被人抓住馬腳,革了官職、丟了性命。

就如同手拿金元寶的暴發戶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別人來搶,而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無所顧忌。若說章中行也算功成名就,隻要安守門庭就好。偏偏他是特立獨行、不可一世,耀武揚威的主!

章中行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的背後有一股強大的勢力支撐——五行門。所謂背靠大樹好乘涼也!

若說五行門的曆史,那可以追溯到千年以前的中華傳統神話!自盤古開天辟地以來,清者上升為天,濁著下沉為地,天圓地方。天陽地陰便是兩儀,東南西北四方便是四象。正所謂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是也。四象又分金木水火,後人將土列入中央,這就是五行金木水火土的由來。

無昔山所處之地,便是華夏九州之中心,也就是五行之“土”的司命所在。

元朝末年,天下大亂,百姓處於水火之中,黎民祈盼太平,迫切需要“救世者”。有一人自稱五行祖師,以五行元素為基礎,修煉五行神功,廣收門徒,創立五行門。

五行一門弟子眾多,其中最出名的有六人:李成王、章中行、趙革原、紫寶堂、燕異客、孟無昔,被稱為“五行六子”。這六人或加入天下紛爭,或流落山野,然無論在朝在野,這六人都是鋒芒畢露,與眾不同的。章中行雖然入了仕途,但為人處世的行事風格深受五行門的影響,所以成就了一身傲骨,不懂得左右逢源、圓滑世故的可貴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