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洋暗中給自己打氣,穩住,要穩住。
縣委書記直接跑到村裏,聽取彙報,這在改革開放之後的中國,可以說是十分的罕見。從這裏也可以看出,趙士奇書記的親民本色和工作思路。
劉海洋調整了一下情緒,拉開彙報的架勢,一絲不苟的認真念起稿子來。
趙士奇一邊聽一邊在本子上記錄,不時打斷一下,提幾個問題。
劉海洋作了精心準備,一一做了回答。
趙士奇聽了微微頷首。劉海洋知道,這次工作彙報算是有驚無險,勝利結束了。
聽完彙報,趙士奇忽然來了興趣,問起了劉海洋的一些個人問題。
劉海洋如實作了回答。
“上次宋曉飛也問了我同樣的問題,我作了技巧性的回答,今天縣委書記,親自動問,我非常自然的就一五一十的和盤托出,什麼也沒考慮,是不是看人下碟,還是宋曉飛的分量不夠”劉海洋心中暗想。
聽說劉海洋是省裏首批大學生村官,趙士奇顯得十分高興,道:“毛主席說過,廣闊農村,大有作為,大學生畢業後,到農村任職,是省裏的一項重大決策,也是一項長期決策,既充實了農村的幹部隊伍,也鍛煉了人才,是一舉數得的好事情。”
說罷,再次和劉海洋握手,並環顧一下四周,眾人均臉露笑容,點頭表示讚同。
眾人不知道,大學生到農村任職,是趙士奇在政策研究室時親自參與的一項決策研究,還發了幾篇論文,可以說是趙士奇的平生得意之作。
自己的理論研究現在結出了實踐碩果,趙士奇心中的愉悅可見一般。
海洋見趙士奇臉色轉和,當下大著膽子,道:“趙書記,小劉有個小小的願望,您能不能給我題兩個字,給天河村和我本人以鼓勵鞭策。”
機遇總是垂青有準備的頭腦,這個小小的舉動讓趙士奇書記對劉海洋有了印象,這為他今後的仕途發展起了難以估量的作用。
抓住的機會才是機會,抓不住的機會不是機會
劉海洋的要求提到恰到好處,十分的應景,趙士奇難以拒絕,也無需拒絕。
接過劉海洋手裏的筆記本,趙士奇略一思索,在扉頁上寫了三行字:事在人為,天道酬勤,趙士奇,某月某日。很漂亮的顏體,鐵畫銀鉤,氣勢雄渾,不愧是省委經研室的大筆杆子。
眾人齊刷刷的鼓起掌來。
趙士奇一行聽完報告,和大家握手而別。
劉海洋望著趙士奇乘坐的工作中巴,消失在村道的拐角處,一時心潮起伏,暗暗問自己:“什麼才是當官?像吳兵那樣媚上欺下,宋曉飛那樣八麵討巧,都算不上是當官,隻是混日子。當官就要像趙士奇書記一樣,大權在握,揮灑自如。”
“醒掌殺人劍,醉臥美人膝,大丈夫當如此”劉海洋心潮澎湃。
送走了縣委書記,大夥終於鬆了一口氣。想起趙士奇剛才的一言一行,袁會計感慨道:“果然是從省城下來的,那氣勢跟吳兵那些土老鱉比較,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一時半會,都把我這老頭子鎮住了。”
袁會計因為女婿家的事和吳兵關係惡劣,逮住由頭就要貶損幾句。大家都心裏清楚。
林慧敏好跟袁會計抬杠,當下接過話頭,調侃道:“幸虧是由海洋向趙書記當麵彙報,要是換做袁會計你,八成尿了褲子,話都說不利索。”
袁會計來了勁頭道:“不用等到彙報,我現在就尿了褲子,不相信,林主任可以親自檢查。”說著,湊了過來,被林慧敏作勢打了回去。大家都笑了起來。
趙士奇一行離了天河村,在雙龍鎮五樓會議室開了總結會議。
會議上,趙士奇從園區的道路改造談起,肯定了天河村招投標的做法,道:“村級工程項目進行公開招標,這次天河村做了很好的嚐試,效果良好,群眾滿意,以後全縣所有工程項目,不管大小,原則上都要進行公開招標,陽光操作,這應該成為一項製度,這對領導幹部也是一種的保護,要製度管人,而不能人管製度,製度能管一世,人隻能管一時。
趙士奇接著分析了濱江三鎮的區位優勢,拋出了籌建濱江科技產業園的設想,他最後總結道:“當今世界,一日千裏,發展機遇,稍縱即逝,廣大領導幹部要牢固樹立“無功就是過,平庸就是錯,無為就受唾”的觀點,敢為人先,迎接挑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那種做太平官,混日子的思想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