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剛過,鍾馨便參加自治區的支教隊,到邊遠地區支教去了。
不理解的人驚訝地問:“鍾馨,聽說你是自己申請去支教的,是嗎?”麵對同事
那詫異的眼光,鍾馨自豪地回答:“是的,我是自己申請去支教的。”
“為什麼?你為什麼要申請去支教呢?被派去的人都不願意去的啊?”
“是嗎?我也不知道我為什麼要申請去支教,也許是為了逃避都市的喧囂和對
大自然的向往吧。”
“那麼,你難道沒有野心嗎?聽說支教回來的人都會被重用哦。”
“哦,是嗎?我倒是沒有聽說有這回事。我去支教純粹是個人的意願,不存在
回來後被重用不重用的問題。”
“可是,別人可不是這麼想哦,別人會以為你是為了自己的前途而選擇去支教
的哩。”
“隨他們怎麼想吧,我隻要能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就行了。”
“真的嗎?”
“當然是真的了。”
在鍾馨的堅持下,同事相信了,他們不再問她什麼問題了,對於她支教的動機
也不再懷疑了。
說實話,在來支教之前,鍾馨並不了解支教工作的實質內容,隻是抱著換一換
環境、呼吸點新鮮空氣和增長見識的目的而來的。
在區支教隊召開的支教動員大會上,支教隊傾聽了上一屆支教隊員的經驗介紹
和區支教領導對本屆支教隊的要求。就這樣肩負著區支教領導的殷切期望,支教隊
整理好行裝就踏上了支教的征程。
那是一個春日的早晨,在學院領導的伴隨下,支教隊向安寨縣進發了。一路上,
鍾馨就像一隻出籠的鳥兒自由地呼吸著田野中飄過來的新鮮空氣,看著一座座迎麵
而來的大山和道路兩旁的田野,她感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新奇,任思緒自由放縱的
飛翔,想象受援學校,想象即將麵臨的問題。一個半小時的路程很快就走完了,在
安寨縣教育局領導召開的歡迎會上,鍾馨得知此次支教點是簋嶺中學。
在歡迎宴會上,鍾馨見到了前來迎接的簋嶺中學冠校長,他中等個子,身材魁
梧精力充沛,作風幹練,快人快語。見麵的第一句話就是:“歡迎你們支教隊到我們
簋嶺中學來。你們的到來為我們簋嶺中學增添了力量,給我們帶來了新的觀念。”
聽到冠校長如此之說,鍾馨突然感到非常窘迫:自己是一個普通的教師,有什
麼能力給簋嶺中學帶去力量和新的觀念呢?
在鍾馨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冠校長拿起酒杯向她敬酒,他直言不諱地說:
“以後你們不需要參與學校的管理工作,隻要幫我們多多向上級反映我們的情況就
行了。”
這下子,鍾馨更迷茫了:哦,不需要我們參與學校的管理工作?隻要我們多多
向上級反映情況?
從冠校長的嘴裏,鍾馨知道了簋嶺中學的一些情況和他們對支教隊的期望。鍾
馨的心隱隱約約不安起來,區支教隊領導的話猶在耳邊:支教隊是以智力支教為主,
就是把外麵先進的觀念帶到邊遠地區,讓山區的孩子們能夠接受新的觀念。
踏進簋嶺中學的大門,支教隊受到了學校教職工們的歡迎。但是憑直覺,鍾馨
認為他們對支教隊的到來並不十分熱情,反而有一種無奈。在歡迎酒席上,書記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