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 在南京,我是母親的聽眾(1 / 3)

母親送我十雙襪子,我說:“我一雙襪子穿一兩年,您送這麼多襪子做什麼?”母親回答:“兒子啊!你可以活到兩百歲。”

為了返鄉探親,一九九四年三月三十一日下午我就到了香港。隔天和香港佛光協會的督導林耀明夫婦、會長吳其鴻約談,談及今後香港佛教發展的問題,隨後便搭乘東方航空公司的班機再次回到久違的故鄉——六朝勝地南京。

這次大陸之行主要是為了探望母親,看看親戚,以及到海安祭拜師父誌開上人。才抵達雨花精舍,母親看到我就說:“兒子啊!你和你的徒弟一年當中都能見到很多次,我和你卻一年難得見一次麵啊!”雖然母親的一席開場白勾起了大家一陣辛酸,但母親畢竟是一個見過世麵的人,立刻就曉得將話鋒一轉。她看到很多親戚,如大哥國華家六人,三弟國民家六人,大姐素華家十人,三舅的孫女鳳珠和其他親戚之後,不禁又說道:“真是千樹桃花一根生啊!”這句話馬上又引起了大家一陣歡呼。

接著,母親又告訴大家:“我有四個孩子,大兒子太過老實,大女兒已經是別人家的人了,小兒子又太過護己,人總是有美中不足的地方。”意思大概是讚美我這個兒子最好了。

隻要母親一說話,大家都屏息傾聽,不敢隨便開口。母親繼續說:“你的徒弟都是有根基之人,才隨你學佛,我們家裏的人卻善根不夠,你要好好發心去度他們才是。”接著,又指指台灣來的徒眾說,“你們都是菩薩下凡,我卻是凡夫一個,你們要好好護持你們師父弘法度眾啊!”

母親告訴我,凡有台灣法師來訪,他們總是大師、大師不離口,她每次聽了都很高興。我一直不太喜歡台灣的弟子和信眾來探望母親,畢竟她已是九十多歲的老人了,不想增加彼此的麻煩,但是得悉母親如此歡喜,我覺得還是有必要。

一陣寒暄過後,我打開皮箱,將送給母親的衣物交給她。母親看了,說:“你買衣服給我,我也要給你一點東西。”說完,就從枕頭邊拿出十幾雙襪子放到我手中。原來母親早已為我準備了禮物。

我對母親說:“我一雙襪子要穿一兩年,您買這麼多襪子給我做什麼?”

母親回答:“兒子啊!你可以活到兩百歲。”母親就是這麼一個善於讚美人的人。

不一會兒,母親將她搜集的名片一一翻出來給我看,從中可以看出她待人的用心。那些名片,大都是海峽兩岸的有緣人,如“立法委員”潘維剛、《大陸尋奇》製作人周誌敏、《大成報》副總編輯趙俊邁,還有澳洲的劉招明、美國的林陳雪娥……這時,我也從口袋裏摸出了一張我的名片遞給她。母親笑了笑,說:“這是佛陀的名片啊!”

我發現母親衣服上有個破洞,就跟她說:“母親,您的衣服破了。”母親說:“不是破,是布不夠。”

母親有她自己的人生觀,她又引用自己的例子說:“為人要存好心,給人欺負不要緊,你看,我經過北伐,經過抗戰,經過‘文化大革命’,多少的磨難、多少的艱辛,我還不是照樣活到九十多歲?

“別人討厭窮人,我就是喜歡窮人,因為窮是無常,窮隻是一時,有朝一日,窮人也會轉貧為富的啊!”

聽著聽著,突然,我發現母親衣服上有個破洞,就跟她說:“母親,您的衣服破了。”

母親若無其事地對我說:“不是破,是布不夠。”

今晚的母親顯然特別高興,尤其是在她那小小的房間裏竟然擠了二十多人,真是好不熱鬧。講到最後,我看看時間已經十二點半了,就對母親說:“時間不早了,大家要睡覺,有話明天再說。”

母親指著大家說:“你們都去睡吧!”

我正想離開,母親忽然指著我說:“今覺(今覺是我初出家時的法名),唯獨你不可以睡覺。”

我聽了,隻好打起精神,再坐了下來,聆聽她老人家的教誨……

母親也知道樸老,豎起大拇指說:“那是一個偉大的人,你要好好地謝謝他。”

今早起來,我要去西康賓館和中國佛教協會會長樸老見麵談話,並且赴午宴。趙會長實在是一位佛教界的長者大德,他為了佛教可以說是舍身舍命。這一次,他以八十八歲的高齡,特地從北京趕到南京來,我到達時,他早已在門口等待迎接。當我們行禮和緊緊握手的時候,我深深體會到這個老人家的慈心和熱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