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岸之後的南國眾蠻族沿途劫掠,卻將“避實就虛”的策略發揮得淋漓盡致。
南國重牧蠻族馬快,且無後方之憂,蠻族劫掠途中還縱馬踐踏夏國食用禾麥,夏國百姓苦不堪言,又因為南國的蠻族騎兵來去如風。
故有“蠻蝗”之名。蠻族過處就如蝗蟲入境,人人自危家家難保。
蠻族各部落在登陸以後,紛紛奪取尚在沿岸停靠未來得及出海的各類船隻,為再次的南下做準備。
青陽和朔北則分出部分騎兵在畢止一帶遊弋,逼得夏國主君夏維君不敢分兵遏製蠻人,還向各地指揮使下令“勤王”。
使得本就十分空虛的各地防衛更加空虛。而各地的指揮使也謹守著盛產菸果的菸河平原北部,幾乎完全放棄了夏國南麵的守備。
使得蠻人在夏國南部橫行無忌。一時之間,“蠻蝗”肆虐竟似無人能當。
蠻族在夏國天啟之地出現的消息傳到宜春之後,舉國震驚。
天啟是王域背麵的屏障,長期負責夏國的海防,卻被南國的蠻族一舉突破,蠻族遊騎依靠對步卒的速度優勢在夏國軍力間穿插遊走。
而夏國大量兵力被牽製在帝都宜春附近,難以他顧,可以說王域北麵的大門對蠻族完全敞開了。
雖然西麵有古戈壁阻攔,但自帝都盆地流至菸河的修文大運河,為蠻族的繼續南下提供了良好的通道。
一時天啟城內愁雲密布,承平已久的夏國軍武廢弛的惡果終於顯現。
然而與惶惶不可終日的諸公卿不同,夏國君主一麵命三萬羽林天軍駐守帝都附近,一麵傳令各國馳援,可見其昏庸怕死的姿態。
後來,夏國麵對南國的咄咄相逼無奈割舍十五座夏國城池以求和解。
這件轟動九州的大事不僅令人民對夏國恥笑,更是讓南夏兩國從那以後,成為了世代的死敵。
這件事沒過多久,夏國國主夏維君便一命嗚呼哀哉了,而說來也是奇了,這夏國國主一生淫亂奢靡,後宮佳麗無數,缺僅有一女。
傳說還夏維君為太子之時,一次酒宴喝醉與一宮女所生,而從那以後,夏維君再沒有得到一位皇子,想來夏維君這一生也是可憐。
他死後,僅有的女兒夏靈兒繼位,封號靈姬女帝。
還別說,這個帝君雖然是個年紀舞勺的女娃娃,但是她沒出一年便把這皇位做的穩當無比,夏國的一切,也都蓬勃發展起來。
可謂是比她老爹強的太多了。
人稱夏國女帝豔麗無比卻是個蛇蠍婦人, 又有人說夏國女帝柔美動人天真無邪。
可是傳言隻是傳言, 又有幾分可以相信。生在九州,身陷在這權利的漩渦之中。
結局,又有幾人, 能夠在這吃人的權勢之中保存全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