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新領導上任(1 / 2)

果然,三天後,丁陽去賣菜的時候,從早集市上得到消息,咱們鎮子的鎮長要升官了。沒錯,要升官兒當濱海市的副市長了。

而新鎮長,居然是一個二十八歲的高材生,據說是博士學位,丁陽心想,這年頭真是什麼奇事怪事都有,這博士畢業的高材生,出來當鎮長,也是頭一遭。

果然,半個月後,新鎮長來了。

丁陽這時候,已經開始栽種這第三批蔬菜了。

而王大嬸的菜,丁陽也繼續幫其施展了一下玄心訣,所以王大嬸和老王頭最近幾個月,賺了不少的錢,他們隻有一畝菜園子,也收獲了接近萬把塊。很不錯了。

老王頭之前是個漁民,但是後來腰椎間盤壞了,所以沒能繼續當漁民。

王大嬸對丁陽很好。這點兒丁陽感激在心。

丁陽去打聽了一下租船多少錢,結果是一年一百萬人民幣。

丁陽想著,一批蔬菜是大概一萬五千塊,這何年何月,才能湊夠一百萬人民幣,去租一對船出海呢?或者,幹脆,花800萬買下一對船呢?

很顯然,這樣的種菜方式,自己一個人兩條胳膊這麼勞作下去,是不夠的。

丁陽決定雇傭幾個勞力,來整理下菜園子。

而銷量問題,也是個問題。

因為趕大集和每天去北海鎮農貿市場,賣出去的數量實在是有限的,賣給散戶,都是十斤五斤的賣,而如果能賣給酒樓飯館,那就是幾十斤幾十斤的賣,能得到不少的錢啊!

老王頭這一天到晚,也開始賣菜了,因為長勢喜人,所以老王頭多種了半畝地,也就是家裏種了一畝半的蔬菜,這下把老王頭給累的要命,畢竟他已經六十多歲了,王大嬸也六十多歲。

這農民,是淳樸的 也是趨利的。

這話肯定說的是有道理的。

但是趨利,並非是一種錯誤,在這個社會,生存不易啊。

丁陽深深明白這個道理,不過丁陽覺得,幫王大嬸和老王頭幫的也夠了。

至於雇人,丁陽想到了同是孤兒的隔壁王家村的王大明和王小冰,這王大明和王小冰,都是濱海市北海鎮當年和丁陽一起上小學的人,當然,初中也是一起上的,王大明並不是孤兒,他有爸爸,但是沒媽媽,王小冰則是有媽媽沒爸爸,孤兒要交友,其實是有一定難度的。

不知道別的鎮子是否也有類似情況,在丁陽的北海鎮,這孤兒是最被瞧不起的,從上小學開始,就受人排擠。王大明和王小冰,則是兩個單親家庭的孩子,他們和丁陽還算有點共同語言,所以丁陽想到照顧菜園子需要請員工的時候,就想到了他們兩個,他們兩個之中,王大明是初中畢業後就在家幹農活了,而王小冰上了個職業技校,會做菜,但是並沒有學成,學得了個半吊子,丁陽找到他們兩個,說自己的菜園子缺兩個人幫忙,一個月五千工資,來不來?

王大明自己種地,一年的收入大概不到兩萬,這幫丁陽幹活,四個月就能掙兩萬,他憑什麼不來呢?所以王大明爽快的答應了,王小冰則有點猶豫,他回去跟他媽媽商量,商量一下,他媽媽就說:“聽說丁陽這孩子現在種的蔬菜,很好賣,你跟他學學本事,將來咱們自己種菜,不也是一條活路嗎?”

王小冰最終也同意了。

於是,兩個人每個月一萬塊的工資,丁陽開始拓展自己的蔬菜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