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大結局(2 / 2)

在江秋的努力下,小舅朱老爺與江寒山見了麵,也算是圓了江寒山和江秋娘親的約定。

方家方君的木匠鋪依舊不溫不火,也沒有仗著江秋和方涵的關係而大肆宣揚。江秋時常會跟一些有生意往來的酒樓飯店推薦方君的木匠鋪,給他攬生意,不過他還是老樣子。

方涵跟江秋說,他大哥就是這個脾性,由著他去就好。隻要日子過得好,也不是非得要大把大把掙錢的。

至於方舟,他和黃巧蓮就住得比較遠,在臨近的一個縣城裏。

如今他掌管這一縣的魚塘,而且主要是經營蝦這一類,從這裏獲益的收入,比起江寒水這邊還要高一些,而魚塘數量反而少了許多。

東海府這邊由吳忠打理,又有周台輔佐,生意也越做越大。因為府城本來就居民多,權貴也多,所以吳忠在這裏的貿易量比另外兩個地方要更大。

這幾年來,江秋一直在一邊看著他,他和周台解決不了的事情,江秋就得要插手管一管。隨著方涵考上進士,他們那邊遇到的麻煩也少了許多。

這一府兩縣城,每個月都給江秋帶來巨額的財富,也帶動了許多戶人家過上了好日子。那些幫著在各個魚塘幹活的工人有月銀,收入穩定,隻是少數一部分。更多的農戶,在張大湖的帶領下,加入了曬製魚幹、蝦幹的行列中。

三個地方賣不完的魚蝦全都送到張大湖這裏,由張大湖處理掉。張大湖一家幹不過來,索性就請了一些人幫忙曬。

這些曬出來的蝦幹魚幹往國家腹部運去賣了,掙的錢也不少。所以江秋幹脆讓張大湖也在一個縣城裏發展,養殖出來的魚兒和蝦,全部都用來曬成幹賣。

所以,他請的工人也越來越多,江秋也不知道他具體有多少的工人。

反正他每次都會把賬本遞給江秋,隻要收入符合江秋的範圍,又沒弄虛作假,拖欠貿易夥伴的問題,江秋就不會管太多。

這種放任的模式,讓手底下的人都有油水可撈,他們幹活兒也就越加賣力。

當然,江秋最掙錢的,還是珍珠蚌的養殖。天底下沒有不漏風的消息,她養珍珠蚌的事情也被張千嵐知道了。

不過,珍珠蚌一直都沒有養出珍珠,所以沒人會在意。他們絕對想不到,在紅葉鎮裏的江秋,每次都能偷偷地把珍珠賣到京城。

這大量的珍珠湧入京城,結果珍珠現在都貶值了許多。可江秋還是掙了諾大的家業,在縣城裏可謂是掐指可數的大商賈,就連府城也是頗有名氣。

江秋現在就在庭院裏,陪著孩子玩耍,然後做做飯菜,等方涵回來一起用飯。

方父和方氏雖然也住在這所宅子裏,但卻與江秋夫妻倆隔開,有丫鬟給他們做飯菜,也就圖個每天見上幾麵,說上幾句話。

方涵在縣衙裏安排妥當後,回到了家中,便與江秋一塊兒逗弄孩子,一家三口言笑晏晏。

“如果這輩子都能這麼過下去,我也就知足了。”江秋突然對著方涵說道。

方涵伸手握住了江秋的手,“那就這麼過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