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因斯超級電腦的CPU機群分成幾個部分,一是根據例行規則處理一般事務的,比如生活中心的訂餐等;二是觀察和人工智能部分,搜索新信息歸類後發現特征;三是與人交流及自檢部分,其病毒防治機理是將賽因斯女神巨型機的主程序看作是一個整體,每發生一次改變都有各局部CPU獨立進行校正,確認更改正確後保留記錄並予以修改。賽因斯女神采用了一係列嶄新的計算機新技術,不過最令我吃驚的是它將生物工程與計算機技術複合製作的生物CPU,雖然占據了不大的空間,但是運行速度和內存容量卻極其驚人,再就是人格化的主機操作係統。賽因斯女神可以自己學習和思考,利用以往的經驗和一堆有特征的數據發現事件的趨勢,從而可以部分自我編程,實現了人工智能化。
新安裝的烏拉斯台巨型戰神計算機比起賽因斯女神來說多了更多的戰爭管理功能,由於火星上的嚴酷自然生存環境,空調等環境監測作用進一步增強,而且采用了更為快捷的超導體硬件,運算速度和存儲容量也增大了。再就是由於生物PC的不穩定性,采用了傳統硬件和生物電腦相互結合的工作方式,這樣兼具兩者的優點,更適應於火星這樣的惡劣環境。我在火星上呆了近一個月,每天就跟著H星的幾位電腦專家學編程,或者和機器人一起組裝戰神巨型機的部件,賽因斯島的機器人根據用途分為好幾種類型,大的舉重機器人有十幾米高,人類可以在其胸腔控製室裏手動操作,小的納米機器人可以注射到病人血管裏,清除血液中的血栓。最先進的生物機器人和人類幾乎是複合體,有自己的人格和意誌,除了不會生育之外,基本上就是人種優良的人類。落後的機器人則隻能起到搬運的角色,賽因斯島的重型設備都是這種機器人負責安裝的,比起重機靈活得多,戰爭時加上防護裝甲和激光炮可以當做坦克使用。在烏拉斯台堡壘裏不怎麼需要宇航服,但是到外麵去就得穿宇航服,雖然利用地球植物改造的火星大氣環境已經很成功,但火星上還是缺氧,再就是陽光等高能輻射損傷非常嚴重。
在火星上我的宿舍附近花園裏種植著許多的熱帶植物,在烏拉斯台堡壘之外的荒原上則種植著大量的仙人掌和鬆柏,利用生物工程培育出的優質種子在火星環境中很容易存活。每天繁忙的工作之餘,我就待在樹下長椅上休息,雖然經過幾年的種植試驗,已經使火星上有了稀薄的氧氣,但是含量很不夠,如果沒有空氣呼吸器,在外麵會感覺到呼吸很困難。火星的晝夜溫差也很大,在中午時分出去陽光可以烤熟雞蛋,但是晚上出去則有可能會被凍僵。
我在戰神微機上嚐試著編寫了一些小的程序,累的頭暈,由於廣泛使用各類插件,這種被稱為D語言的計算機語言,可以根據需要拿出現成的構件來組裝,還可以設定目標,由智能編程係統編寫出大致符合要求的即用型插件,然後一一校正,但是自動校正係統往往不能合理糾錯,而每查找一個錯誤,需要瀏覽十萬行以上的源代碼,耗費近半個月時間。D語言編寫出來的程序最大的優點就是易用性極強,簡而言之,如果穿戴上虛擬器,每個應用程序的每一功能都可以用手或語言甚至於思維來操作,而三維攝像頭拍攝的畫麵則使人始終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換句話說,一個倉儲應用程序人類可以像親臨現場那樣進入倉庫,開門,與各分機主人對話,取出庫房裏的某樣物資,再交付到所需要的場所,因此操作程序近乎參加一種虛擬在線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