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暗殺計劃 1(1 / 2)

1891年4月,沙俄皇太子尼古拉和他最好的朋友希臘****格奧爾基以及沙俄烏赫托姆斯基親王等一行30多人乘坐俄國的一級巡洋艦“亞曆山大”號從香港出發,到達廣州港。

李經述想趁此機會和俄國結成軍事戰略同盟,這樣一旦尼古拉在日本遇刺身亡,俄國對日本開戰,中國就可以參加對日本的戰爭,一同打殘日本人,占領日本四大島。當然,打殘日本人後,中國可以回過頭來收拾俄國。對國家而言,結盟都是為了自身利益。李經述心想,要是戰敗俄國,到時候,中國就可以將俄國趕出遠東,趕出亞洲。

當時,李經述帶軍艦去迎接尼古拉,是借機炫耀一下北洋艦隊的實力和中國的軍力。在1891年,中國這個東方大國還是沒人敢瞧不起的,畢竟現在北洋艦隊實力還是亞洲第一、世界第六,而且李經述的到來,使得中國在中法戰爭大勝法國人,而且左宗棠還收複了新疆,所以俄國也不敢小瞧中國的軍事實力。

李經述親自乘坐改裝後的“定遠”號旗艦,率領十餘艘鐵甲艦去廣州港口迎接沙俄皇太子尼古拉一行。

4月5日下午四點,乘載俄國外交使團的“亞曆山大”號巡洋艦一出現在地平線時,李經述率領的北洋艦隊就前去護送,岸上的人們清楚地看到北洋艦隊的戰艦桅杆掛的五爪黃龍旗:黃色襯底下一輪紅日升起,深綠與大紅交織而成的龍在昂首飛舞。廣州港四麵人山人海,汽船、拖船、汽艇都載滿了歡迎人群,中國的老百姓也都想一睹沙俄皇太子的真麵目。中國當時最有影響力額報紙,比如《申報》、《華報》等都濃墨重彩報道了沙俄皇太子要來廣州的事,這也是中國外交史上的一件大事。

夕陽的餘暉下,十餘艘裝飾一新的白色軍艦,在蔚藍的海麵上呈“人”字隊形威武,當中有“定遠號”“鎮遠號”“濟遠號”……而北洋水師提督兼直隸提督李經述氣宇軒昂,站在旗艦“定遠號”的甲板上指揮。當“亞曆山大”號從艦隊前駛過時,“轟隆”,“轟隆”,艦隊發出19響禮炮,沙俄皇太子尼古拉受到了中方史無前例的禮遇。李經述這麼做一箭雙雕,既可以讓尼古拉放鬆警惕,也是為了以後讓國際社會沒有理由懷疑中國會派人刺殺俄國皇太子。

尼古拉訪問中國之時,中國連國歌都沒有,為了和國際接軌,李經述跟李鴻章提出這個問題,李鴻章想了很久,找了一首七絕詩加以改編,配以古曲,作為國歌,作為一種禮節上製度安排,洋人日後稱之為《李中堂樂》:“金殿當頭紫閣重,仙人掌上玉芙蓉。太平天子朝天日,五色雲車駕六龍”。

李經述此時不得不再次佩服李鴻章的才華,對這位少年科舉、壯年戎軍、中年封疆、晚年洋務,權傾天下的老人多了一份敬意。

在廣州港,北洋艦隊奏完國歌,又唱起了北洋水師的軍歌:“寶祚延庥萬國歡,景星拱極五雲端。海波澄碧春輝麗,旌節花間集鳳鸞。”這也是李鴻章的手筆,用古體七言詩和西洋五線譜記錄。

隻見廣州港上白浪滾滾,中國軍艦威武雄壯,給足了尼古拉麵子。而兩廣總督李瀚章,也就是李經述的大伯,在岸上率廣東的文武百官迎候尼古拉。

尼古拉一行人,對中方的歡迎還比較滿意,但臉上的神情也是誌得意滿。畢竟1891年,他們認為俄國還是一個很牛逼的歐洲強國,軍事上也很有“肌肉”,經常挑起歐洲國家的戰爭,欺負歐洲相對弱小的國家,借機擴大領土,而且多數戰爭俄國人並不吃虧。

比如,在1712年彼得一世遷都聖彼得堡,被授予皇帝的稱號,俄羅斯就開始稱為帝國。不久,俄軍著手建立正規的海軍艦隊。後在北方戰爭中俄國打敗了瑞典,獲得了立窩尼亞、愛沙尼亞、因格裏亞、庫爾蘭的一部分和包括維堡在內的芬蘭東部,波羅的海出海口成了洞開的門戶。接著,俄國又挑起了與希臘、土耳其的戰爭,吞並了克裏米亞半島、塔曼半島以及庫班,這些全部納入大俄羅斯帝國版圖之內。

1786年,俄國政府還宣布將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島和白令海的其他島嶼並入其版圖,當時這些地方俄稱之為俄羅斯美洲。1799年,俄國在阿拉斯加建立了俄美公司,不過沙皇的目光短淺,在1867年將這塊150多萬平方公裏的“荒地”以720萬美元賣給了美國。

不過,到了十九世紀,因為英國要遏製俄國的擴張,英國皇家海軍介入了對俄國的戰爭,比如克裏木戰爭,沙俄才慘敗。在1856年3月18日簽訂的巴黎和約規定:“禁止俄國在波羅的海的阿蘭群島設防,將摩爾達維亞南部劃歸土耳其,放棄對多瑙河各國保護,所有國家軍艦都不得進入黑海,俄國隻能在黑海擁有10艘小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