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想想就知道了,誰會散布謠言啊?當然是有利可圖的人才會。

而太子名聲敗壞,東宮失了威儀體統,假如太子因此被廢的話,誰能得利?

自然是其他皇子了!

兩位小皇子尚未成年,他們的母妃均出身平平,無論在前朝後宮都沒有什麼權勢。安王已經完蛋,黨羽爪牙被收拾的幹幹淨淨,也不可能是他。

那麼,就隻剩下平王和韓王了。

平王排行上占了優勢,可是韓王顯然卻更得皇上喜歡,這事兒到底是他們誰幹的,都不好說。

平王自然沒有這麼大的膽子敢在這種時候算計太子,因此那些風言風語一起,平王就叫苦不迭,索性閉門不出修身養性,這也等於向父皇和太子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流言傳開,趙玄懿同樣有些惱火。

因為這等於將他也推上了風口浪尖。

他自己心裏自然也清楚,這事也不是他幹的。

或許這事根本就沒有誰刻意算計,是自然而然生起的。

但父皇和太子恐怕不會這麼想,太子一黨恐怕也不會這麼想。

原本算計安王,挑撥安王與太子鬥,這事兒趙玄懿做的幹幹淨淨,沒有留一點尾巴,也算準了不會被牽扯進去。

可是,如今因為這些流言,他卻已經被牽扯進去了。

紀青青也聽到了些風言風語,便向趙玄懿道:“若是父皇或太子因此疑上咱們,不如咱們便請辭回新州去吧!”

既然你們都說他別有用心,那麼回自己封地上去,這總不會還有異心了吧?

趙玄懿心裏一動,頓時笑道:“青兒倒是為本王解決了一個大難題!就這麼辦!”

趙玄懿遂不再理會此事,每日照舊上朝、議事,坦坦蕩蕩。

太子正是挽回形象的時期,對趙玄懿更是好得不得了,絲毫沒有因為那些流言傳言而對他懷有敵意,兄弟倆仿佛感情好的不得了似的。

不想,這時候,洛皇貴妃安排放出的另外一波針對太子的言論又滿天飛起來了。

朝堂震驚,京城震驚。

那些事情,說的有鼻子有眼,讓人想不相信都難。

百姓們也就議論罷了,朝臣們卻不同。

尤其是那些手握大權的一二品大員,結合那些傳言仔細回想,還真與許多事情給對應上,包括當初突然死於意外的良妃事件。

一時間,太子那本就所剩不多的聲譽更是大跌到底。

趙玄懿也氣的臉色鐵青。

母妃枉死之事雖然是母妃受了冤屈,可到底死因並不光彩,他從來沒想到將此事公之於眾,讓母妃身後名再次受辱。

雖然傳言沒有點明被太子**致死的嬪妃是良妃,百姓們不知,朝臣們又有幾人想不到?

這沒說跟說了有什麼分別!

在後宮之中,能窺探此事一二的,除了位高權重、統攝六宮的洛皇貴妃之外再不可能是旁人。

安王如今已經毫無希望了,洛皇貴妃這是要將自己拖下水、要自己與太子鬥起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