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太子到底是他一手教導的,結果太子如此不堪,他同樣有種被現實狠狠打臉的感覺啊,能不惱嗎?

更惱的是,惱了還沒法表現出來。

所有彈劾上奏的案子無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想揭過去都不行。

洪明帝不得不憋著氣強忍滿心惱怒,下旨徹查。

太子的形象崩塌全無,成為全大周人人不齒之徒,太子大大小小的黨羽更在這一場清洗中被滅得幹幹淨淨。

洪明帝心裏憋著一口氣,再次病倒。

病得來勢洶洶。

與此同時,紀青青生下一個男嬰,韓王有了嫡長子,朝臣們無不高興,更認為韓王乃天意所歸。

眾臣聯名上書,請皇上立韓王為太子。

洪明帝長歎,準奏。

除了老四,如今還能有誰?

洪明帝的病情卻一直沒能好轉,臥床不起,撐到趙玄懿與紀青青的孩子兩個月的時候便駕崩了。

趙玄懿登基為帝,同一日冊立紀氏王妃為皇後。

從前他身為韓王時,便獨寵紀氏,如今登基為帝,依然獨寵紀氏,沒人敢說二話。

就連顯國公府那位寧側妃,都在他被冊立為太子前夕扣了個“不守婦道”的罪名打發回了娘家,誰還看不清楚局勢?急著給新帝添堵?

眾臣心裏表示,不急,再等等吧,過個二三年,皇上總會擴充後宮的......

登基之初,趙玄懿忙得不可開交。

顯國公府灰溜溜夾著尾巴做人,眾人知曉新帝不喜,更沒人跟他們來往。顯國公府可預見的日益破落下去。

至於顧家,趙玄懿早想收拾他們了,稍加暗示,顧家一家子十分低調的離開了京城,回了老家。

當初他們敢算計懷了身孕的紀青青,想趙玄懿原諒他們不過是奢望罷了。

平王嚇破了膽,生怕趙玄懿跟他算“搶皇位”的賬,閉門戰戰兢兢度日。

趙玄懿從來便沒把他放在眼裏,他老老實實的也就罷了。

安王仍然守陵,這輩子也別想回京。

至於太子,圈禁終生,從此不見天日。是圈禁,不是軟禁,他不會再有錦衣玉食的好日子過。

就在洪明帝病重的時候,中風的紀老太太也過世了。

新帝登基的時候,眾人才知紀青青嫁給了誰!所有人震驚得說不出話來,隻有薛氏等一派淡定。

紀老爺子見狀,便知道,三房是知道的,由始至終什麼都知道。三房跟他們是真的離心了啊,不然不會這麼大的事瞞著他們!

紀老爺子傷心欲絕。

紀家二房、四房則高興得要跳起來。

可惜,一紙斷絕關係書拍出來,兩房又麵如死灰。

紀家一家子也搬到了京城,紀同寧、紀同信都領了要職。

紀青鶯與紀同曉也跟著一塊去了京城,帶著楊氏。其餘紀家人仍舊留在老家。

自然,賞賜了銀錢無數。

即便斷絕了關係,老爺子還在,且血脈總在,做的太過,於紀青青名聲不利。

趙玄懿派人盯著,若誰敢仗著皇後的勢胡作非為,索性就讓他死了吧。省得牽連皇後的名聲。

於是,沒多久米氏就摔斷了腿隻能躺著靠丫鬟婆子伺候。

紀同安倒是好好的,將整個玉水虞茶的茶場接管了下來,還得負責管教原本不學無術的紀同泰。

紀同昌和紀明檜仗勢在外橫行了兩回,被趙玄懿的人警告,嚇得屁滾尿流,從此之後見人臉上都帶著笑。

紀明耀本性暴露,沾花惹草不安分,喝醉酒摔斷了腿,同樣隻能躺著過日子。

家裏人接二連三的有變故,紀老爺子一下子想到了某種可怕的猜測,嚇得肝膽亂顫。

原本還想讓紀青青把老大一家找回來,給個大官做,嚇得也不敢開口了。隻求讓他們回來就好。

趙玄懿的人回了句不可枉顧國法沒通融,紀老爺子也不敢再言。

牛家嚇得半死,生怕紀青青報複。

紀玉珍樂壞了,逢人就說皇後娘娘是她嫡親的堂妹,她要回去過好日子了。

結果回是回到紀家了,莫名其妙的啞了嗓子,被紀同安關在後宅軟禁,半步不得出入。

至於牛家,戰戰兢兢度日,天天提心吊膽。

大房一家子壓根不知道紀青青封後的事,等知道的時候,已經過了好幾年了,倒是想要鬧騰,被趙玄懿派人下狠手收拾了一通,再也沒有離開過南粵。更不敢提半個字與皇後是一家。

紀同信、紀同寧二人的妻子背景勢力不小,同樣得到趙玄懿的提拔與重用,這些,都是皇後的助力和倚仗。

當朝臣們想著等一等、等一等皇上就會擴充六宮的時候,紀同信等人早已站穩了腳跟。

就連紀同曉也因為聰明好學而被翰林院某大學士收為弟子。

等皇上拒絕擴充後宮,眾臣想要拿皇後的出身說事的時候,才發現朝中不知何時有了那麼多皇後的支持者。皇後的娘家,哪裏還是什麼人人可欺的鄉下農家?

朝臣們再不甘也隻得作罷!無人不感慨皇後命好!

紀青青得知亦一笑,向趙玄懿笑道:“這話倒是沒說錯,我的命是極好。”

趙玄懿大笑,擁她脈脈凝視:“朕也一樣!”

牽你雙手,傾世溫柔。此生擁有彼此,足矣。

(全文完)

願寶貝們都有一個願傾世溫柔以待的良人!我們下本書再見ヾ( ̄▽ ̄)

新書應該在年後啦,歡迎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