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疑點重重(1 / 2)

楚王伸手,在身旁小櫃子裏拿出一隻本子,放於桌上,慢慢翻閱。

因其實在太瘦,本就修長的手指竟顯得更加細長。

“藺元帥駐守西北五城,你了解多少。”仿佛隨口問著。

陸雲瑤認真回答,“回王爺,民女不懂軍事,若說錯,還請王爺恕罪。在民女看來,衛國可分為三個部分,南部為魚米之鄉、富饒安定;中部為京城所在,是國泰民安、繁榮昌盛之基礎;北部除正常國土城池外,向西與綏國接壤、向東與秦國接壤,更有一種戰略延伸的意義。”

當楚王聽見“戰略延伸”四個字時,濃密的睫毛微抬,終於用正眼看了陸雲瑤一眼,“繼續說。”

這些信息,都是本尊腦海中的資料,後來陸雲瑤又在曲舟意那打聽了一些。

“衛國西南部多丘陵山脈,算是一道天然屏障暫且忽略不計,東南部多是小國部落,臣服衛國、常年受我們衛國援助,也暫且忽略不計,拋開一些小國外,最大威脅是綏國和秦國,其中秦國最甚,所以昌盛侯和平康侯分南北兩方向鎮守,外公鎮守的西北方便針對綏國。”

說到這,陸雲瑤聲音頓了下,小聲嘟囔道,“聽聽人家的國名,一聽就是霸氣不好惹,我們國名叫個啥?衛國……聽起來就是番邦小國吧?”

楚王聽清陸雲瑤的嘟囔,挑了下眉。

還沒等楚王問,陸雲瑤便繼續道,“秦國比衛國強大、綏國比衛國弱小,但民女卻認為綏國比秦國威脅性更大。如果說秦國是個正統國家的話,那綏國就是草原部落聯盟,遊牧民族,換句話說吃了上頓沒下頓,雨季安分守己、旱季便被迫打仗的那種,而今年開春這麼久也沒下多少雨,搞不好今年會大旱,所以綏國也早早做了準備開始攻打。”

楚王本沒想到一名京中閨秀會說這些,更是用這種打趣的語氣措辭,逐漸有了興致。

實際上楚王這般問,隻是想了解下陸雲瑤對政事的了解程度,再決定如何描述,隻是想知道陸雲瑤知曉到什麼層次,他再決定怎麼描述藺元帥的案子,畢竟一般京中閨秀對政事沒什麼涉獵,更沒什麼危機感。

“衛國有四位手握兵權的元帥級人物,除了外公外,第一位自當是王爺您,第二位是昌盛侯,第三位則是皇後娘娘的父親平康侯,在武官裏,外公被封永安侯,官職上也算是到了極限。如果外公通敵賣國,綏國又能給外公什麼?難道也為外公封侯?如果同樣封侯,外公為何舍富饒的衛國而去溫飽不寧的綏國?如果給內閣首輔這樣的職位,外公一介武官,又如何勝任?關於作案動機,民女怎麼也想不通。”

楚王點頭,對陸雲瑤的接受能力有了判斷。

陸雲瑤繼續道,“抱歉,民女的話題可能有些扯遠了,再回到王爺的問題——外公丟失的五城對衛國的重要程度,答曰,十分重要!不僅因為外關在那,更因為這五城算是戰略緩衝地,若有此五城,中部京城無憂;若無五城,中部京城的危險便多了幾分,所以說,不能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