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關東,有兩位大佬需要處理,第一個就是鐮倉公方,說起鐮倉公方就得提到足利成氏。
他是鐮倉四代公方足利持氏的第四子。
永享之亂中持氏敗死,成氏與兄長春王、安王投靠結城氏,後春王、安王被幕府捉拿並殺害,隻有成氏僥幸逃到信濃。
1449年,成氏被舊部擁立,得到室町八代將軍足利義政的首肯,就任第五代鐮倉公方。“成氏”之名,就是拜領將軍“成”字而來。
足利成氏認為其父之死是因為關東管領上杉憲實不忠所致,故極力與上杉氏對抗,殺死上杉憲實之子憲忠,招致幕府與上杉氏再次聯手討伐,成氏兵敗後逃離鐮倉,前往下總古河。
1455年,足利成氏在古河建立禦所,從此稱為“古河公方”。
上杉氏請求幕府另派將軍鎮守關東,足利義政應其要求,令其弟足利政知前往關東就任。政知勢力不夠,進不了鐮倉,隻能在伊豆堀越建立禦所,稱為“堀越公方”。
此後,足利成氏與堀越、上杉為敵,繼續對抗幕府,勢力愈弱。1497年,成氏去世,其子政氏就任第二代古河公方。
這鐮倉公方現在稱之為古河公方,當任古河公方便是足利義氏。
這一次古河公方沒有親自前來,隻派遣了家臣,政虎對他還是很客氣。
對於古河公方,政虎自詡為武家棟梁,而古河公方與幕府對立,所以政虎是有責任討伐古河公方的。
上杉政虎直言道:“關於古河公方殿下的事情,在下希望古河公方殿下上書幕府請罪,否則在下隻能得罪了。”
代表古河公方的使臣戰戰兢兢道:“此事重大,在下需要回去向公方殿下詢問。”
政虎點點頭,認可了使者的意思。
接下來政虎又說道:“有關伊豆的處理,吾需要上書幕府。”
上杉政虎這麼說是因為伊豆曾是崛越公方的地盤。
崛越公方的出現,還是因為鐮倉公方也就是第一代古河公方的事情。
為了應對鐮倉公方的叛亂,以及關東管領的請求,第八代將軍足利義政讓自己的弟弟足利政知前去關東。
足利政知覺得鐮倉公方勢大,自己去了鐮倉府會很危險,所以就在伊豆的崛越建立禦所。
政虎覺得崛越公方畢竟是幕府冊立的,雖然被北條家滅了,但是他還是需要請示幕府。
如果幕府重開崛越公方,那麼伊豆一國就是崛越公方的領地了。
那麼關東地區的勢力一下子錯綜複雜起來了,被削弱的北條家蝸居相模,他北邊武藏是仇敵扇穀上杉家,西南伊豆是崛越公方,東北是古河公方,東南還有安房裏見。
上總便是武田氏,下總就是守護千葉氏以及部分是古河公方的地盤。
常陸那邊,佐竹家是守護。下野國的守護是宇都宮廣綱。
也就是說,政虎出征關東八國,並沒有給自己謀求一絲領地的擴張,哪怕是上野,他都會交給上杉憲政。
到時候由上杉憲政遷往平井城,繼續坐鎮上野,至於西上野大部分都是長野業正的領地。
上杉政虎除了伊豆沒有宣布之外,其餘七國領地全部劃分完畢。
上杉政虎再一次說道:“吾繼任關東管領,秉承天道,實行大義,諸位不可興不義之戰,維護今日之和平。
誰敢破壞此舉,吾必當領兵討伐,絕不姑息!諸君知否?”
“喔!”
幕內,所有國人以及家臣紛紛低頭承應。
上杉政虎看到幕內諸人同意,便說道:“還有最後一件事,那就是各位領內有幕府與朝廷禦料地的,要記得每年把稅收交與吾,吾再代呈給朝廷和幕府。
吾越後也有此舉,同樣,小笠原信濃守同樣如此,諸位可有異議?”
這還用說?很多國人地盤上沒有禦料地,直接就認了,至於那些有禦料地的,隻能硬著頭皮認下了。
想要反對?他們拿什麼反對,上杉政虎都帶頭這麼幹了,你一個小弟反對有用?隻好認了。
但是,上杉政虎的那些家臣們很是不滿,他們征戰這麼久,都沒有得到多少獎賞,臉色黑的很。
大熊朝秀小聲抱怨道:“主公真是昏了頭了,打下的土地賞賜給別人,也不給我們?那我們跟著主公打了半天是為了什麼?”
大熊朝秀的話,讓柿崎景家等人很是不悅。
宇佐美定滿連忙勸說道:“不可抱怨,這一次能攻下小田原城,逼迫北條家降服,主要在於小笠原殿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