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市西麵,臨近雄獅王國與福鼎商業互助會地盤的交界,有一座連峰山脈,在這裏,諸多大大小小的山峰連成了一片,成為了兩地的天然屏障。
連峰山脈的南麓,在一座無名山中,有個幾十米寬的陡峭裂穀,穀底有流水侵蝕的痕跡,但如今水流早已幹涸,若從上往下看,隻見被崖壁保護的裂穀中植被茂密,不見人煙,似是一處亙古荒蕪的所在。
但將視野落下,抵近,從左往右,從右往左,若仔細觀察,看破那些偽裝網和迷彩塗料後,就會發現,這峽穀下麵竟然修著諸多低矮的水泥建築。
許多身著黃綠數字迷彩的武裝衛兵,頭戴微光夜視儀,手持激光武器,穿行在諸多建築之間,沿著固定線路來回巡邏著。
此時是三月二十六日晚。
今天天氣陰沉,雲層很低,遮住了頭頂所有星光,隻有新啟星終年不止的雷暴,在離連峰山主峰不遠的地方,蜿蜒盤旋如同一條條求偶的光蛇,它們不斷發出咆哮,憤怒地控訴著自己生命的短暫,順便充當這夜晚唯一的光源。
幾十公裏外,一個如同鯨魚的巨大飛行物在雲中穿行,恍若騰空的鯤鵬——這是一艘一百多米長的小型的空艇母艦,舷號位置上寫著“衛星安保一號”字樣。
盡管外形硬朗酷炫,好似太空飛船,但實際上它隻是一艘飛艇。
飛艇雖然能長時間滯空,行駛時還很安靜,相對飛機也非常節省燃料,但它的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飛的實在太慢。
在地球,飛機成熟後,飛艇就被淘汰了,但在新啟星這裏則不然。
或許是新啟星的星球更大,重力也更大的原因,導致這個星球的人的所有飛行嚐試都更吃力:這裏的飛機需要結構更強、載重卻變得更小;這裏的火箭也需要更大推力、更多燃料……
唯獨飛艇,在這星球空氣密度略高的情況下,獲得了更大的升力,擁有了更高的實用性。
與飛艇相同,在地球比較邊緣化的飛行器——旋翼機,在新啟星也有了完全不同的命運。
旋翼機不同於螺旋槳直升機,前者是隻在啟動時靠自身動力“預旋”,起飛後靠空氣作用力驅動,如同風車,而後者的升力和動力都靠自己的螺旋槳提供,也就是符合大多數人對此類飛機的印象的情況。
旋翼機有安全、安靜、起降方便、操作簡便、製作便宜、結構簡單易生產的優點,但缺點極為致命,又費油飛得又慢,在地球,他是缺乏實用性,應用場景很狹窄的雞肋,但在這裏,它卻成了新啟星軍隊的寶貝。
對於新啟星的各國軍隊來說,飛艇和旋翼機,是一對絕配。
首先,他們相對其他飛行器都更很安靜,這能有效降低血影這種對聲音異常敏感的超自然事物的發現距離;其次,飛艇能滯空懸停,旋翼機起降容易,搭配在一起,咖啡配牛奶,豆漿配油條,分外和諧;再次,二者一結合,能源消耗一加一減,竟取得了平衡,更加的經濟;最後,這兩個造價都相當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