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逐利的,可能都是那些窮酸書生羨慕別人有錢。

作為朝堂之上的百官,他們很清楚這些商人每一年給大唐帶來了多大的利益。

國師的流動起來的錢財才是真正的錢財,最開始他們不懂。

現在,懂了。

也眼紅了。

以前總喜歡把珠寶錢財放在寶庫裏麵,沒事兒的時候拿出來看看。

到現在才覺得那時候的自己真相是一個傻子。

把這些錢財放出去,或者是花出去置辦更好的物品,讓家族中的商賈做生意。

自己的錢財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多。

也難怪那些商人逐利了,因為隻要是聰明的商人,都會用一部分的錢財,一年時間就能夠賺取更多的錢財。

對於商業這一個國策,大臣們也不會去反駁。

畢竟這也關乎於他們自身的利益,現在誰家沒有個十個八個的商賈?

靠著朝廷的這點俸祿,那是養不活一個非常大的家族的。

再加上,這家族養商賈本來就是一個傳統,凡是進入了朝堂之上,成為了權貴,自然就有了產業。

一場關於五年謀劃的朝會,最重要的點,還是關於開海的事宜。

因為大唐開啟海航時代,是從古到今第一次。

沒有前車之鑒。

海上到底是什麼樣子,沒有人清楚。

雖然第一次大唐就已經打敗了一夥兒海賊,並且到了東南亞地區,獲取了不少的物資。

可是根據商船的人解釋,在南海之南,也就是身毒國和波斯的西邊,還有很大很大一片土地。

這就讓人想到了國師給出來的地圖。

如果那裏真的有大片大片的土地,應該就是阿拉伯還有古羅馬之地了吧。

李二陛下看著下麵又有一些像是菜市場一樣的朝堂,心中多少有一些煩悶起來。

他早已經和長孫無忌等人通過氣,但是就算是文官之首、幾大尚書都提前商定好的事情。

這一刻,在這殿堂之上,其實也不能就一下子一錘定音下來。

“好了,這件事情既然有待商榷,那就先放一放,如今大唐疆土遼闊,然則這農業也必須提上去。

如何開荒,也成為以後的重中之重。”

李二陛下揮揮手,讓爭論不休的百官們安定下來。

聽到李二陛下要暫行商議,都是鬆了一口氣,開海的事情,關乎到很大的利益。

他們都想要分一點,畢竟在這朝堂之上,有一些,都是代表了地方上的官員。

雖然不是那種什麼東南道的官員,要抱成一團成為東南係,又或者是戶部尚書孫附加,有著自己的一些部下,稱之為孫係。

這樣的黨掙還沒有在大唐這個稍微有一些原始,還是李二陛下這樣的明君掌控的情況下,並沒有出現。

但是也不是,所有的官員就安全聽從了李二陛下。

他們是有著建言的權力和職責,有著商議五年謀劃的能力和責任。

隻不過,在這其中,自然要為自己所在的地方掙一些利益。

還有一些,自然是站在自己的方位思考問題,還要據理力爭,的有幾分道理,卻和大局觀差遠了。

“陛下,根據戶部呈報上來的公文,如今中原之地有四大土地肥沃之地,如若能夠在這些地方開荒,便可保證大唐萬民的生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