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 監察部正名之時(1 / 2)

官家對於揚州城可真的沒什麼好留念的。

被這些個鄉紳給擺了一道,心中的元氣雖然在江楓的建言之下消了一些。

可是對於這些個鄉紳富商也沒什麼好感了。

就想著巡視完下,繼續回道自己的汴京城內,處理政務,做一個為國為民的好官家。

到時候就能夠白日飛升了。

真正不想走的人,其實是江楓。

之所以留在這裏,是因為江南這個地方,除了要安撫之外,還要清肅。

大宋監察部成立已經過去很長時間,卻並沒有什麼建樹。

一直還是在行在中監察著那些個官員,他們的手,連大江南北都沒有伸出去。

這和真正的監察部相差甚遠。

而江南這個地方,因為乃是衣蛾魚米之鄉,更是大宋現在最為繁華之地。

自然也就多了很多的藏汙納垢的條件,並且也會有很多這樣的事情發生。

百姓們自然不會有太大看法,可是這江南之地當初為什麼能夠出現那麼多的反叛義軍。

還不是因為江南這個地方的官員做的實在是太過分了,在大宋風雨飄搖之際。

在朝廷兵力薄弱之時,便聚集了那些被壓迫、被剝削的百姓,走上了造反的道路。

雖然最後都被韓世忠鎮壓了。

可是這個頭已經開起來了,如果朝廷隻是一味兒地去鎮壓。

對於江南的百姓來,必然不是一件什麼好事。

魯大家過,不在沉默中死亡,就會在沉默中爆發。

江楓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

所以才會聯絡了一些監察部的官員,並且見了淮南路的經略使宗穎。

盤問了一下這淮南的真實情況。

這番收集證據,就花了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

趙官家在這個一個月的時間,倒是真的有一些喜歡上了江南水鄉揚州。

話,這江南水鄉的女子,當真是水靈!

隻是可惜,江楓根本就沒有給趙構這個機會,收集了證據之後,便帶著趙官家動身。

這一次是向著南方的福建路方向而去,體察了一番東南之地。

如此,又是三個月的時間,才從海上而行。

最終回到了汴京城。

在大家都覺得官家巡視下已經完成,似乎也沒什麼不好的事情發生的時候。

成立了很長一段時間,卻沒有什麼建樹和動作的監察部,終於磨好了刀,開始把手伸向了地方。

紹興二年深秋。

監察部、刑部、大理寺三方聯合,開始在各地拿人。

可以,從北到南。

各地都發生著監察部、刑部、大理寺捉拿犯人的身影。

這才讓那些個以為官家回到了汴京城,就可以繼續貪圖享樂的官員,吃了一驚。

卻也沒那個機會逃跑了。

至於直接反抗,那是不可能的。

地方上的那些個守軍,或者是那些個聚集起來的鄉紳鼓動的村勇。

在大宋的鐵騎之下,根本就不值一提。

就像是當年他們在麵對大金的鐵騎是一樣的,根本就打不過。

而且,反抗之後的結果,便是人頭落地,全家流放。

不反抗,倒是能夠依法治罪、該抄家的抄家,該流放的流放,最起碼還能夠活著。

而監察部這般風風火火的動作。

著實讓整個行在都驚訝了,紛紛上表詢問官家,到底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