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 江上仙白日飛升(1 / 2)

可以,江楓是把後世的一些製度,能夠搬過來用,那就搬過來用。

在大環境之下。

一些看到了如此大力改革之後的好處的官員,還有那些年輕的剛剛進入仕途的學士們,也都在大力推行。

因為這樣做,他們可以獲得很多很多的好處,也能夠有機會趁此機會更上一層樓。

以前都是渾渾噩噩,似乎不知道什麼叫做入仕為官。

都覺得身在行在,便是這入仕為官的最高境界,也是最高的榮譽。

但是當行在的職位慢慢地變多了,並且形成了一個議會製度之後。

大家的這種心思也就沒有了。

什麼皇帝身邊的紅人?

又或者是宰相門前三品官?

都不存在了。

大宋現在的宰相已經不是一位,更不是左右宰相,而是十幾位。

這些都是涉及各個部門的大臣,擁有著知悉權以及議會中的投票權等等。

當一個製度越發的精細,並且涉及到了方方麵麵的時候。

社會自然會趨於一個穩定的狀態。

而麵對大宋的步步緊逼,並且長線作戰,精兵強將之下。

蒙古自然是節節敗退了。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經過了這些年的練兵備戰,大宋的將士們並不像是靖康之前的禁軍。

所為八十萬禁軍,那就是一個笑話。

而現在的大宋八十萬大軍,絕對不是一個笑話。

他們所向披靡。

蒙古的騎術再高,也擋不住大宋的各個兵種之間的聯合作戰。

攻城略地對於他們而言,已經演習了差不多幾百遍了。

短短三年的時間,蒙古大軍接連敗退,最後直接撤到了北海之上。

大宋擁有了一個廣袤的草原之地,開始養牛養羊養馬,用草原來補給中原之地。

麵對西域之地的沙漠化。

自然還是要防風固沙,治理河源之地,形成一個可持續發展。

也是為了給退下來的士兵一個能夠生存的基本,這些士兵,大宋不能不管。

可是卻也不能直接撤回到地方,進入本來就開始擁堵的都城和關內。

在城建部的建議之下,大宋開始了建造都城的計劃。

各個地方都需要發展,也需要聯通,不然也很容易形成一個割據。

紹興二十年。

趙構下令改元,並且頒布了新的大宋律法,在原有的基礎上,加了監察法、農業法、軍事法等等。

又成立了幾個部門,分散了州牧、郡丞、守備將軍等等的權力,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大宋官員製度。

每一個官員卻又分工明確,管理著各自負責的區域。

可以。

在這樣的治理之下,任何一個想要擁兵自重都不太可能,又或者是舉兵造反,也不太可能。

因為隻要是八歲以上的男童,都會進入國學府求學。

十二歲之後,進入仙學院。

而畢業之後,可以參加科舉考試,也可以不參加科舉考試,從事其他的行業。

當這些人有了出路,也有了前途。

誰又願意真的就去做那等造反之事,在這種等級森嚴的官員製度之下。

他又能夠拉攏誰來支持自己,冒下之大不韙?

和下的百姓為敵?

沒有人會有這個勇氣,也沒有那等強大的勢力支持那麼一點兒的野心。

這就是真正的下太平。

“叮!”

江楓看著自己的聲望值,隻差那麼一點點了。

於是就加了一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