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徐光啟、大明時期的科學家(1 / 2)

當崇禎皇帝收到了從秘密渠道送到宮內的錢財的時候,高興的像是一個過年得到了大額壓歲錢的傻孩子。

當更是破例,吃了一會葷菜。

自從登基之後,見到國庫空虛,到處都需要花錢,陝西之地的賑災、遼東之地的餉銀。

沒有辦法的崇禎皇帝,隻能是聽取大臣的意見。

增加百姓的賦稅。

然而這樣一位的增加,隻能是讓底層的農民越來越難過,沒了活下去的希望。

也隻有跟著李自成這些叛軍一起。

畢竟采取了李過的建議,喊出來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吃他娘、著他娘、吃著不夠找闖王。

這種能夠白吃白喝的待遇,自然是瞬間就吸引了很多人。

隻不過,也正是因為這個口號,讓李自成敗的徹底。

現在也不過是崇禎三年,韃子的大軍未能劫掠京師,以離間計殺死袁崇煥。

之後又是殺死了大明幾位名將,讓大明從此元氣大傷。

陝西之地的起義大軍也沒有成勢,不沾泥張存孟被大明子禦駕親征而殺死。

直接樹立起來大明子的威望。

而之後的清肅陝西之地,也獲得了陝西之地的百姓的民心。

再加上現在東廠被廢。

整個朝堂之上,帝王和百官的關係也得到了緩和。

最為主要的還是江楓這位仙人的出現,讓崇禎皇帝徹底放心下來。

也就有了吃一口肉的心情和機會。

紫禁城。

國師府內。

江楓接見了一位大明這個時期的一位名人。

此人叫做徐光啟。

現在乃是文淵閣大學士,也是內閣次輔,也算得上是位高權重了。

不過此人於官場之上,其實就是一個務實的存在,也是一位與世無爭。

隻是埋頭學習各種知識的大臣,編撰了很多書籍,其中也就有東林黨喜歡學習的算術。

除此之外,還有種植了一些番邦帶來的農物種子,比如番薯和土豆等。

然而,因為大明大環境之下,各地狼煙四起,遼東亂局不斷。

沒有人關注到這個大明強盛起來的最後一點兒機會。

如果徐光啟能夠把番薯以及土豆給種出來,並且推廣出去,到時候餓死之人也就少了。

農民有了吃的,自然不會冒著生命的危險去各地搶糧食,攻打官府。

隻不過,時不我待。

徐光啟在崇禎六年左右便死了。

當真是英年早逝。

“國師,這幾何原理原來如此複雜,臣當真是開了眼界。”徐光啟從圖紙上麵抬起頭。

有一些不敢相信,也覺得非常不可思議。

江楓拿過圖紙,直接道:“其實算術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知識體係,以你現在一個人的能力,也完全學得會。

我這裏有一項比較重要的任務要交給你,如果你能夠做到,大明下將會出現前所未有的輝煌盛世。”

徐光啟有一些為難,他覺得自己並沒有那個能力,能夠對現在的大明實現力挽狂瀾。

“國師,臣,臣的能力有限,擔不起大任吧,要不,臣還是繼續鑽研算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