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產農物的收成。
給大明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首先,這些個大明的官員先是祝賀了一番崇禎皇帝之後,就想著要爭取這些高產農物的使用權。
畢竟他們也有著自家的農莊,就算是沒有自家的農莊,身後還站著那些個豪族。
這些人對於高產農物肯定感興趣。
所以就出現了大臣們想要瓜分高產農物的場景。
當然了。
像是孫承宗、範景文等人,自然不會支持直接把高產農物給瓜分出去。
這是利國利民之農物。
可不是一般的貢品,直接就瓜分給大臣,讓他們隨便去使用。
“萬歲爺,臣以為如此高產農物乃是國師獻出來的,應當由國師來決策。”
孫承宗直接站出來,反對了幾個想要瓜分高產農物的大臣。
崇禎皇帝則是看向了江楓。
江楓這才站出來,道:“農乃國之基石,沒有農,大明也就沒了糧食,沒了糧食,可能連你們這些人都會餓死。
我之所以拿出高產農物,也是因為見到了民間百姓之疾苦,再有一個,便是大明的糧食很缺。
並不能完全分給每一個人,所以才會拿出高產農物,它是用來穩定大明的基石,而不是用來給某一些人當做是賺錢的貨物。
發家致富,想要用這高產農物,那是不可能的。”
江楓此言一出,很多人都不敢再話了。
至於那些個別有用心的大臣,也是連忙請罪。
崇禎皇帝最為痛恨的便是這種時候,總有一些大臣,並不是為了大明的強大而站出來。
他有時候恨不得把這些人前部清除出去。
讓整個朝堂隻有一個聲音,那就是他的聲音。
但是卻被江楓給阻止了。
倘若真的隻剩下一個聲音了,那大明也會走向滅亡。
因為崇禎皇帝不可能保證他自己一直是清明的,也不能保證下一個帝王也是清明的。
如此一來,獨斷專行隻會加速大明的大滅亡。
隻有善於納諫,聽取各方的聲音,做到一種平衡和競爭,才會讓大明穩定下去。
再加上,現在的大明需要豪族、富商等等大勢力者的支持,需要他們的聲音。
一旦讓他們感覺到了危險,感覺到了被針對。
以現在大明的實力來看,根本就不能為之一戰。
連叛軍都沒有完全清理。
真要是完全清肅整個大明下,到時候迎接的便是各地的擁兵自重,麵對的是真正的下大亂。
有了江楓鎮場子,誰還敢多一句廢話?
高產農物的確非常高產,可是現在也沒有太多的種子,在這一片莊園裏麵,也僅僅是那麼一點兒而已。
真要是分出去了。
到時候,可能連什麼都不剩下了。
千萬不要瞧了現在這些人的私心,為了一個高產農物,他們什麼都可能做得出來。
就像是暗地裏麵去偷。
這種情況也不可能避免,也是沒有辦法阻止。
然而,當被偷出去的高產農物消失不見之後,也就沒有人敢繼續去偷。
當大明時代周刊把高產農物的情況發布出來之後。
經曆了八大王之亂的大明下,總算是有了繼續活下去的希望。
整個陝西之地以及河南等地的百姓,開始安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