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二姐姐殺人了?(一)(1 / 3)

因為蝗災,北燕、大寧、幽州八百裏加急文書上奏,一為請罪,二為請求糧草。那時皇帝儀仗已經行至京外百裏的滄州,聞信隻得取消行程現行駐紮於滄州郊縣,與同行的百官商議賑災之事。

李彧原是為了狩獵一事提前來查看獵場的,如今便被皇帝另加委任,督查北燕官府開倉平災。並責令徐悅與周恒等盡快查清奸細一案,以免被奸人利用大災挑起民亂。

為了皇帝狩獵和北遼奸細一案,北燕的官員數月的連軸轉,幾乎個個瘦去一大圈。好容易獵場那邊一切準備完善了,皇帝卻不來了!如今又逢大災,官員們不約而同的覺得自己可能跟北燕這塊地八字不合,滿腹牢騷卻不敢抱怨,個個都苦的想上吊。

而奸細一案進展緩慢又跌宕起伏,千戶所上下整日經曆鬆一口氣然後又狠狠抽一口冷氣的循環,楊千戶等人恨的頭頂冒火,卻也隻能拿已捉到的角色刑訊逼問。

聽倚樓形容,不論是從衙門還衛所出來的官員個個神色肅穆,表情凝重,腳步匆匆,卻沒有一個不虛浮的,跨個台階都要踉蹌幾下。

灼華和老太太聽罷,也隻能叫了廚房燉些補品給沈楨送去衙門。

老太太其實是個最心軟不過的人了,想到了兒子,自然也想到了同為朝廷辛勞的侄孫輩。

“自家人都不在身邊,沒日沒夜的忙也沒個人好好伺候,下人隻管你吃飽,可不管你是不是吃好。再能耐也都隻是孩子呢,實在可憐。”

灼華望著橫梁上的雕畫,默默道:打仗的時候風沙苦寒什麼沒經曆過,徐悅和周恒其實都挺皮糙肉厚的,並不似他們的美貌一般嬌氣。

當然,灼華是不會出來的,心頭還暗戳戳的將老太太的關心轉換了意思,當做是老太太心疼孫……媳婦?是罷?還是孫女婿?噯,反正就是這個意思了。

啊,不知道三哥哥曉得周恒這樣辛苦,會不會心疼啊!

要不要告訴他一聲呢?

不定會有出乎意料的好戲可看呢!

而這位雍郡王殿下常年在民間遊曆,對田埂之事頗有見地,前年西北幹旱,百姓收成艱難,他上奏皇帝請求減免賦稅,又勸服當地富庶人戶捐銀捐糧,讓西北的百姓安安穩穩的度過了那年的冬日,是以李彧在百姓中口碑極好。

接到聖旨後,李彧連日裏下去郊縣田間查看,慰問安撫受災百姓,督促官府擇日開倉放糧,一時間誇讚之聲流傳於民間。

可惜糟心的事情卻並沒有減緩了腳步而來。

九月二十五時,宋家送來拜貼,請闔府三日後去參加賞花宴。

沈煊慧望了望光禿禿的院子,莫名道:“賞花宴?蟲災剛過,隻有被啃的亂七八糟的枝幹,賞的哪門子花?”

索性蟲災剛來,百姓家中尚有餘糧,還不至於出來乞討,否則叫人瞧了這個時候還在辦宴席,亦不知要鬧出多少閑話了。

請帖上的黑子落在淺色的眸底,化了一抹沉悶,灼華歎道:“這算是衝喜宴了。”

老太太長籲一聲:“世事無常,命難違。”

那日一到,老太太便帶著孩子們並李彧去了文遠伯府。

因為李彧情,沈焆靈也一並同校

灼華聽聞,隻是笑笑。這李彧啊,還不肯放棄拉攏永安侯府。可再怎麼努力,最後隻能是一場空而已。

沈焆靈一身淺青色的襦裙,隻挽了一支玉簪,人瘦了一大圈,眉目流轉間素雅又可憐。見著老太太規規矩矩請了安。她曉得蘇家和李彧暗中有所牽連,今日能出來,多半也是他的情麵,見著他,不忘投去感激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