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華明有些錯愕,他沒想到,這個陳知賢,居然這麼......到底是“大言不慚”,還是真的“才華橫溢”?
居然還給了兩個選擇。
“陳老師你覺得我該選哪個好?”劉華明反而把皮球又踢了過來。
陳知賢笑了道:“如果劉主任是央視節目製作中心主任,那我建議選擇第一個!”
劉華明倒是也不惱,而是越發地好奇地問道:“為何?”
陳知賢歎了口氣道:“因為劉主任怕是很難保住這個節目的主導權!”
“你確定?”劉華明眉頭微蹙問道。
“我確定!”陳知賢說道。
想到前世那個節目的影響力,說實話,陳知賢都覺得,如果他把創意拋出來,劉華明肯定是保不住這樣的節目的。
綜合頻道肯定會率先搶過去,因為那個節目,以其說是節目,倒不如說是一個表彰大會,或者說是一個極具社會影響力的大會!
而其中會涉及到的人和事,他們也絕對不會假手他人。
因為一個不好,反而會適得其反。
再一個,那個項目,就算是陳知賢自己做,說實話,倒是可以做,但是格局卻肯定會小很多,甚至可能隻會非常局限!
其實陳知賢也有些猶豫,因為,那個創意,其實就是《感動華國》係列節目。
這種節目,前世到了後來,其實影響力反而一年不如一年。
因為其中摻雜了很多其他的東西,沒有最初的時候的那麼純粹了。
比如最初的時候,大多都是民眾能夠明白,理解,真正的被感動的人物。
因為最初的時候,《感動華國人物評選》實際上,參選的和評選出來的都是一些“小人物”!事件也都是一些能輕易地就讓普通大眾明白,並且為之感動的事跡,比如救火英雄,比如見義勇為,比如支教老師,等等,他們都是社會上的“小人物”,但是這些人的事跡,卻更容易讓人理解,也會被感動到。
因為他們所做的事情,或許在影響力方麵,隻局限於本職業,幫助或者影響到的人和事也隻是小部分,或許你可以說他們的貢獻不如後來參加評選的那些人,但是對於普通的大眾來說,卻會讓他們很難真的被感動到!
這就是為什麼到了後麵,小人物還有一部分,但是更多的卻是一些其他方麵的人選,一些讓很多民眾看了,都有些無法理解的人物。
不是說這些人不配,而是因為,這個節目,本身初衷是麵向大眾的,可是結果卻變成了官方表彰大會的類型。
其實這個節目,從本質上來說,的確可以說質量越來越高,囊括的人也越來越廣,可是單純地從節目出發,卻是遠遠沒有早年那麼大的影響力了。
當然了,這些暫且按下不表,單純地從節目的製作難度上來說,其實不難。
但是要做出影響力,卻是千難萬難。
因為,這明顯的在某些方麵,絕對可以說是弘揚社會正能量的。
可以說官方絕對會非常欣賞這樣的節目,但是同樣的,他們也會希望,這種節目,能夠有更大的意義。
而且,這種節目,一開始評選的方式可能不會那麼的複雜,甚至可能直接都可以通過網絡進行評選。
但是候選人怎麼選?不說別的,華國有多大,怎麼去尋找那些候選人?怎麼去實地,去親自考察事情的真實性?
這些,顯然不是明湖影視能做到的,而央視卻可以。
因為,記者手裏頭這類的報道太多太多了。
同時他們還可以讓全國各地都推薦人選出來。
而這就需要動用官方的力量了。
然而,讓陳知賢有些訝然的是,劉華明卻是笑著道:“其實為什麼一定要選呢?為什麼不兩個一起呢?”
胡梅華不由地有些莞爾。
陳知賢卻是愣了一下之後,倒是也釋然。
而劉華明又笑著道:“既然陳老師說了,不為賺錢,那麼為什麼不能兩個創意一起來呢?一個不賺錢,那麼另外一個多少能回饋一點吧?我們綜藝頻道雖然比較少外購,但是不代表我們綜藝頻道就會小氣了,隻要陳老師的第一個創意,真的如同陳老師說的那般好,那麼後麵的合作,我相信,給再好的條件,台裏麵也不會有什麼意見的。”
陳知賢不由地多看了劉華明一眼,果然,能混到劉華明這個份上的領導,都不容小覷啊。
自己格局還是差了點。
其實劉華明的話,無非就是告訴陳知賢,你真的要能拿出一個讓綜合頻道都上來搶,甚至更高層的領導都會欣賞的創意來,那麼剩下的另外一個節目,更好的合作條件,其實就是回報了。
對此,陳知賢倒是也樂見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