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如意郎君(1 / 2)

當夜子時許,包拯把那二百名衙役在開封府衙內安頓下來以後,便回到了他在府衙後院獨居的寢舍之內,讓他剛一進獨居院落的月亮門,立馬就被眼前的狀況給驚住了。

讓包拯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的寢舍房間竟然還亮著燭光,不用,這是他續弦的妻子董氏所點,十有八九,董氏還在寢房之內等候他呢。

出生於公元999年的包拯,在此時的慶曆三年,也就是公元104年,已經到了44歲的年紀,原配李氏在他還未致仕時所娶。

可是好景不長,沒多久,李氏就因為生了一場大病而早亡,年輕的保障就成為了鰥夫。

求取功名的包拯,後來在三十多歲時,便娶了這位大家閨秀董氏,年紀比包拯了十歲左右,這個時候的董氏,也就三十出頭,正是女子如狼似虎的年歲。

眾所周知,包拯在後世給人留下了一個剛正不阿清廉為官的美名,作為開封府尹的他,整日裏忙於公務,很少對董氏作陪,每日都忙到很晚才返回寢舍休息。

不管包拯忙到再晚,作為妻子的董氏,都會在寢房之內點燃上兩隻燭台,等候著夫君包拯的歸來,也就在每晚臨睡之前,包拯才能夠跟董氏上幾句熱心體貼的話兒,今夜自然也不例外。

果不其然,寢舍的房門沒有上閂,喝得有些微醺的包拯,用手輕輕一推,便進入到房間之內,等他從裏麵上了門閂,轉過身來的時候,卻發現董氏卻趴在圓桌上睡著了。

此時,正值農曆三月底,再過不了幾日,便就到了四月,夜間氣溫有些微涼,包拯別看整日忙於公務,卻也是一個心細如發的男子。

這不,生怕妻子董氏著涼,包拯便拿來一床薄被為董氏披上,並在董氏旁側坐下來。

不曾想,包拯剛一落座,屁股都還沒有坐熱呢,原本旁邊趴在圓桌上的董氏,突然就驚醒了過來,披在她後背上的那床薄被,也隨即滑落在地。

剛蘇醒過來的董氏,顧不上撿拾滑落在地的那床薄被,看到包拯坐在了她的旁側,頓時,看起來還有些惺忪的睡眼,頓時,就放射出了驚喜的光芒。

“官人,你幾時歸來?”董氏這才一邊彎下腰來,撿拾起那床滑落在地的薄被,一邊好奇地問詢道。

包拯打了一個嗝之後,回答道:“娘子,我方才剛回來,便看到你趴在這兒睡著了,便就沒有叫醒你,給你披上一床薄被,想讓多睡一會兒。”

把撿拾起來的薄被重新放回到兩丈開外的床上後,董氏便這身返回,重新坐在包拯的身側,嗅到了包拯身上攜帶而來的酒氣,非但沒有責怪,反而讓她心生憐愛。

隻見董氏趕緊端來一隻茶瓶(青釉暗刻花湯瓶),以及一隻茶碗(黑釉瓷碗),還有幾隻碟(青釉瓷盤),每隻碟上放著少許茶末、薑片、鹽巴、桂皮、花椒,全部都一股腦兒地放在了身前的圓桌上。

緊接著,坐在圓桌前的董氏,麵朝著坐在旁側的包拯,關切地道:“官人,這水剛燒開了一刻的功夫,在茶瓶之內還熱著呢,你趕緊泡一碗茶,暖和一下身子解解乏。奴家還聽聞,吃茶還有解酒的功效呢,官人不妨試一試。”

隻待董氏話音剛落,包拯就起身從旁側不遠處的茶幾上,再取來一隻茶碗,放在了圓桌上,坐下來便對董氏:“娘子,我一人吃茶實在無趣,不妨咱們夫妻二人一起吃茶。”

接下來,包拯就分別往他和董氏麵前擺放著的一隻黑釉瓷碗內,放入了少許的茶末、薑片、鹽巴、桂皮和花椒,再拿起青釉暗刻花湯瓶,往兩隻黑釉瓷碗分別注入了三分之二的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