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傾耳聆聽(1 / 2)

思忖了大概一盞茶的功夫,王浩終於想起來了一首關於項羽的古詩,頓時,就讓他如釋重負。

輕酌了一口茶水後,王浩又清了清嗓子,微微搖晃著腦袋,吟誦起了一首詩歌道:“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隻待王浩吟誦完畢,在座的包拯、董氏、包倩倩和包萍萍一家四口人,先是麵麵相覷了幾下,隨即就不約而同地拍手叫好交口稱讚。

包拯率先稱讚道:“好詩,好詩。今日,正是讓包某人大開眼界,原本以為王司丞,行伍出身多年,多了一些書,口才也頗佳,做出一首打油詩,應該是輕而易舉之事。

“可是,讓包某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王司丞竟然能夠在大抵一盞茶的功夫之內,如此之短的時間,卻做出了一首好詩。詩句通俗易懂,而又頗具深意,真是一首好詩!”

緊接著,董氏也禁不住讚歎道:“奴家果然沒有看錯人,王司丞不僅機智過人,口齒伶俐,而且,還文采斐然。雖說,這首詩聽起來通俗易懂,不像一些古板文人做所的詩歌那般晦澀,卻言簡意賅地概括了項羽的一生,以及後人對於項羽的敬仰之情,奴家跟我家官人的看法相同,是一首絕佳之詩。

“王司丞方才所做之詩,跟晏同叔、歐陽永叔、範希文這三位當世的大文豪所做之詩,進行比較的話,恐怕也毫不遜色。”

包倩倩聽完她爹娘對王浩所做之詩的稱讚後,自己也忍不住欣喜道:“在此之前,王司丞在奴家的眼裏,就是一個五大三粗的行伍之人,多了一點兒書,舞文弄墨尚可,也能言善辯,僅此而已。

“今日,聽到王司丞所做的這一首詩歌,奴家這才發現,此前對王司丞所有誤會,你竟然有如此之好的文采,定能賦詩填詞,寫得一手好文章。還真是海水不可,人不可貌相,王司丞定然是個有大才之人!”

坐在王浩斜對麵的包萍萍,聽完了自己爹娘和姐姐,對王浩所做之詩的交口稱讚後,她對此感到嗤之以鼻,擺出一副毫不在乎的樣子。

待包萍萍吸了吸鼻子,冷哼一聲,不以為然地開口說道:“哼,爹,娘,還有姐姐,你們都覺得王司丞方才做了一首好詩,可是,我怎麼就不覺得呢?王司丞所做之詩,不就是四句大白話麼,要是我再多讀幾年書的話,我也能夠做出這樣的詩歌,不,我做出來的詩歌比這個還要好。”

對於包萍萍所說之言,董氏當即就用嗔怪的口吻,訓斥了一番道:“萍兒,休得胡說,你才讀了幾年書,就如此大放厥詞。這詩歌那是說一個姑娘家,說寫就能夠寫出來的呢?舞文弄墨賦詩填詞寫文之事,都是男兒郎們所做,不是姑娘家所為。”

隨後,包萍萍也趕緊圓場道:“王司丞,請你不要見怪,我二姐(包萍萍)就是一個瘋丫頭,平日裏就喜歡說些逞能的話,她年紀好小,才十四歲的年紀,你就當她是一個孩童,童言無忌,不必計較,掛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