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官家打賞(1 / 2)

翌日午時許,開封府衙門的數百名衙役全體主動,一半的人負責在東京城內大街巷的路口處,張貼近千字的告示,寫的內容都是關於今日午時四刻起,在東京城內頒布實施新製定的交通規則。

考慮到當時,還有不少人都是文盲,除了會寫自己的名字之外,鬥大的字不識半口袋,開封府尹包拯,還專門從國子監,請來了監生,在告示前,向圍觀的黎民百姓們,一遍又一遍的誦讀。

另外一半的人,則是“鐺鐺鐺”地敲打著銅鑼走街串巷,向過往的路人,以及街巷兩側的商鋪和住戶,用順口的方式宣傳即將實施的交通規則,著重強調凡是進入東京城內,無論是皇親國戚王公大臣,還是黎民百姓販夫走卒,都一律要遵守,任何人都概莫能外。

其中,有一條順口溜,則是出自街道司司丞王浩之手,那就是:紅旗停、綠旗行、黃旗等一等。

開封府的衙役們都行動了起來,街道司的士兵們,自然也能夠閑著,在午時三刻之前,東京城內的主要街巷的十字路口和三岔路口,都已經有兩名街道司的士兵們就位。

隻見站在十字路口的中間位置上,一名街道司的士兵,右手拿著紅綠黃各一種顏色的旗子,每次在心裏頭默念二十下,就分別使用左手身側舉起紅色和綠色的旗子。

在舉起紅色和綠色的旗子中間,則是需要左手舉起黃色的旗子,在心裏頭默念五下就收回去,以此循環往複下去。

另外一個待在十字路口和三岔路口的街道司士兵,自然也沒有閑著,他則是提著一隻裏麵盛著白漆的木桶,按照此前街道司司丞的吩咐和要求,在十字路口或者三叉路口三個或者四個方向上,使用刷子刷上一道一道的白漆印記,街道司的士兵們從王浩口中得知,這個東西叫做“人行道”或者“斑馬線”。

雖然,街道司的士兵們,還是頭一回聽人這個東西,在他們看到是非常新鮮的事務,由於他們當中絕大部分的人,都早已習慣了他們的這位年輕有為的頂頭上司,此前整出了不少奇思妙想,也就見怪不怪,習以為常,他們當中並沒有什麼人生疑。

除此之外,根據開封府張貼出去的告示內容,自打今日午時四刻開始,所有行人、馬匹和車輛,都必須靠右行,適用於進入到東京城內的所有人。

為了不讓行人和車輛或者馬匹,像上次那樣發生衝撞的交通事故,王浩還特意帶著他手下的街道司士兵們,先從東京城內的主幹道上,使用白漆刷隔離線,把寬闊的道路分成了車輛和馬匹行道和人行道。

與此同時,在商業繁華的街道兩側,王浩還親自帶人,給街道兩側每個攤位使用白漆畫出他們的經營範圍,,包括街道兩側的店鋪也是如此,不得越線侵街占道,這樣就比樹立表木更加看得直觀。

用了大概七日的功夫,由開封府衙役包拯和街道司司丞王浩推行的交通新規,已經初見成效。

宋仁宗在朝堂上聽聞開封府尹包拯的彙報,龍顏大悅之下,當即就分別賜給包拯和王浩他們兩個人十萬錢和五萬錢,作為對他們倆的褒獎。

這日下了早朝,包拯回到開封府衙,吃了一頓早膳後,就乘坐馬車直奔同在梁門大街的街道司衙門而,一來是沒有資格參加早朝的王浩,送去宋仁宗趙禎獎賞的一萬錢,以及聽一聽王浩接下來將作何打算。

畢竟,眼下的交通新規實施了七日之後,確實收到了一些成效,不過,跟此前那兩份奏章上的內容描述,還有著比較大的差距。

正在辦公房內苦思冥想接下來該如何分步實施交通新規的王浩,突然聽聞辦公房外傳來一個雜役的稟報聲:“稟報王司丞,開封府尹包大官人來啦!”

若是放在平日裏,有人打斷了他的思路,不管是街道司的雜役,還是他的好兄弟張三木,王浩都會氣急敗壞地衝著他罵上兩句,以此緩解心中的煩躁。

今個兒時辰許,端坐於案前的王浩,並沒有向辦公房門外的這位雜役發火,而是趕緊站起身來,推門而出,麵帶著微笑,迎接著已經從街道司衙門前院大門走進來的包拯。

麵帶著笑容的王浩,三步並作兩步地迎上前去,向對麵走來的包拯,拱手施禮道:“下官不知包公前來,有失遠迎,還望包公海涵。”

看到王浩對他如此恭敬有加,包拯自然也不好什麼,而是擺了擺手,很是客氣地道:“王司丞,你我都是老相識了,現在又沒有外人,私下裏不必如此拘謹。走,咱們到你的辦公房內話。”

站在辦公房前的王浩,衝著包拯打了一個“請”的手勢,把包拯讓進了他的這間辦公房之內,這才跟在後麵進入房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