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鴉雀無聲(1 / 2)

這邊廂,範仲淹在包拯的開封府衙辦公房內,極力邀請擔任街道司司丞的王浩,參加接下來即將開始的“慶曆新政。

那邊廂,包拯的大女兒包倩倩,跟宋仁宗趙禎的大女兒福康公主趙徽若,在歐陽修家寬敞明亮的書房之內,跟十餘名官宦人家年齡相仿的姑娘們,正在上交十之前,歐陽修給他們出的一道是詩歌題目,那就是每個人作一首評價項羽其人的詩歌。

歐陽修起初聽了幾名姑娘所作之詩,並未讓他感到滿意,在他這個大宋文壇旗手看來,幾乎都是平庸之作,跟他預期的詩作質量相去甚遠。

環顧了一下書房之內的十幾名坐在書案前的姑娘後,微蹙眉頭的歐陽修最終把目光落在了包拯的大女兒包倩倩身上,和藹可親地道:“倩兒姑娘,你在這十日之內所作之詩,不妨誦讀出來,讓我等聽上一聽。”

由於歐陽修私下跟範仲淹、包拯過從甚密米,都是誌同道合的老友,三家人之間平日裏本就走動頗多,可以,包倩倩是他從看著長大的,在此時的書房之內,當著一眾姑娘們的麵,自然少了幾分嚴厲,多了幾分親近。

原本如坐針氈的包倩倩,按照此前王浩的吩咐,當即就站起身來,誦詩一首道:“逐鹿心雖壯,乘雅勢已窮。終全蓋世氣,絕意走江東。”

當包倩倩吟誦完畢,站在近前的歐陽修眉頭有所舒展,卻依然微微搖了搖頭,做出中肯評價道:“倩兒姑娘所作之詩,比前麵幾位被點到名的姑娘,質量上提升了許多,卻也難以稱為一首絕佳之詩。”

對於歐陽修的這個評價,在包倩倩本人看來,卻覺得恰如其分,他自己也深感這首詩並非上乘之作,已讓她心懷感恩之心。

畢竟,這首詩歌並非她自己所做,是在十日之前,王浩到他家中做客,吃過午膳後,王浩附在她的耳畔,輕聲細語哼給她聽的。

在聲哼完這首詩歌後,王浩還讓她一定要保密,這首詩歌除了王浩和她自己之外,這世間再無第二個人知曉,隻要是王浩不對外講,沒人知曉這首歌是王浩告知她的,這首詩對外自然宣稱是她自己所作。

坐在包倩倩後麵一個位子上的趙徽若,也覺得包倩倩作得這首詩歌並非上乘之作,不過,在她看來,能夠在十日之內作出這樣水準的一首詩歌,已是相當了不起。

不像她,在這十日之內,挖空心思也想不出一句詩,她還為此請教了曹皇後和苗貴妃,甚至是趙官家,都沒有人對她提供太大的幫助。

若是歐陽修定下要求,不讓其他代筆,一經發現,就從此不得在歐陽修家讀書,趙徽若恐怕早就央求幾位大學士為她代筆寫詩,以解她的燃眉之急。

倒不是,趙徽若特別想留在歐陽修家書房之內讀書,若不是趙官家和次曹皇後逼迫她前來跟歐陽修讀書,她自然是不會來的。

而眼下跟以往大有不同,趙徽若非常珍惜自己借此每過十日可以正大光明理直氣壯出宮的機會,更何況,又能夠在歐陽修家的書房內,見到跟她情同姐妹的包倩倩,讓她有些舍不得離開這裏。

正待趙徽若覺得坐在她前麵位子上的包倩倩,方才所作的這首詩並非上乘之作卻也足夠出色之際,卻突然聽到站在旁側的歐陽修,對她問詢道:“若兒姑娘,你可也作了詩?不妨念來與在座的諸位聽上一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