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
滄州最熱鬧的地方,舉行了識人術爭鬥大賽。
為了這個比試能公平公正的舉行,汪家特地請了官員坐鎮,當評委。
楊兮安與慕容懷琬,為了搶得先機,早早到了場內,坐在了評委席上。
楊兮安道“爺,他們這個識人術要怎麼鬥呀!”
慕容懷琬指了指高台下,人流湧動的百姓了,道“所謂識人術比試,那便是從人群中,選出自己認為能力出眾的人,替自己參加比試,有文鬥與武鬥,你可以選兩個人分別參加這兩個比試,也可以選擇一個人參加這兩項比試。”
她想著這個背後的意義道“這是考驗他們的識人,知人善用的能力。”
他知道這人一點就通,道“用人有三大祥‘有賢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若想一個家族永盛不衰,人才是必不可少的,若一家之主不會知人,識人,用人,那人才必會流失,那便是不詳。長久以往人才枯竭,那家族便不能源遠流長了。因此這個能力關係一個家族的生死存亡,至關重要。”
她也覺得言之有理道“看來這個比試還是挺好的,往後選撥人才,也可以效仿此法。”
他撇了她一眼道“製度是好的,可是有些人弄虛作假,早早選好人,讓他混入人群中,等到選饒時候,他便挑選自己預先備好的人。這樣就讓這個賽製失去了意義。”
她道“投機取巧的人,不是無處不在嗎?這有什麼可奇怪的。”
他歎息一聲道“是呀!‘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上行下不效,古往今來,皆是如此呀!這樣不利於命令的下達,而且還會滋生很多弊端,將一個利國利民的政策,變為禍國禍民的政策,這些弄虛作假之人,還真是該死。”
她點點頭道“若要上行下效,少不了鐵血手腕,對於這些讓嚴懲不貸。”
“知府大冉!”場外的人一聲高唱。
兩人齊齊看向場外,隻見百姓紛紛讓道,年過而立之年的知府穿著官府,昂首挺胸,緩緩而來。
他走到了慕容懷琬的前麵,向慕容懷琬拱了拱手,他站起來向他頷首,擺出來一個恭恭敬敬的姿態,道“府台大人,您請!”
如今他的身份是同知大人,他理應向他行禮的。
這禮知府可不敢受呀!連忙扶住了他,道“慕大人,不必多禮。”擺出了畢恭畢敬的姿態,道“您,請坐。”
一陣敲鑼打鼓的聲音傳來,高台上,汪家二十個參選人已經站在了那。
“汪家乘風破浪而來,曆經一百多載,在這個陽光普照,金桂飄香,秋風送爽,碩果累累之際,迎來了汪家第三十八位家主選拔大賽……”
楊兮安見他們有些人皆是早有準備的,對慕容懷琬,道“看來作弊的人還是很多呀!”
他見很多人請的人皆是有分量的人,點點頭,道“嗯!”
汪海逸,走了他們麵前,對慕容懷琬,向他們行禮,恭恭敬敬道“草民,請您夫婦二人參加比試,可否?”
楊兮安一臉驚訝道“你這是將你身家性命係到我們身上呀!”而後指了指台上的人,道“那些個白發老翁定是學富五車之人,那些個身強體壯之人,看著個個武藝非凡呀!我們兩個文武不行,估計毫無勝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