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出發(1 / 2)

原本是西南方向上發生了地動,從西側出發肯定是要快一些的,但由於欽天監的人為賑災隊伍卜卦觀星之後,測出於東午門出發方才是大吉之舉,因而不得不早起一些,繞個遠路,謝景遲聽到重章這樣解釋的時候,氣兒不打一處來,準備等到了東午門好好看看欽天監的老頭子們都長什麼樣。

可是等謝景遲下了車,卻發現東午門隻站著三十餘人,全都是青年、少年,最多是中年人,沒有見到什麼老頭子。

見姬無涯下了車,便有人向前行禮,此時天已經有些微亮,謝景遲看到西方有架馬車飛馳而來,在榮王府的馬車旁停下,隻是車身比榮王府的馬車靠前一些。人們看著馬車上的紋樣,又紛紛轉向那邊行了禮。

太子也是從皇宮之中現身,道:“諸位愛卿已經到齊,原本應當設宴送行,隻是災區情況緊急,容不得這些禮數了,今本宮以薄酒一杯,敬各位。”

一旁有著宮人捧著酒上前,在場群臣接過酒盞,站在原處舉起酒盞,望著前方的太子。

裕王打頭,站在一旁拱手笑道:“太子皇兄哪裏話,如今天災降臨,百姓受苦,朝中皆是食俸祿者,為百姓解憂,當是義不容辭。遭災的皆是我姬家的子民,救百姓於水火,也是我的職責所在。”

雖說天下是姬氏的天下,可這子民,卻應當是皇帝的子民才是,就算是太子,如今也萬萬不敢說出什麼自己的子民這種話來,可裕王偏就這樣說了。在場的群臣之中,不乏有裕王一派的黨羽在,聽了裕王的話,隻覺果真是有帝王的心懷在。可旁人就不這麼想了,尤其是支持太子的一些臣子,隻覺裕王這話太過越矩,頓時皆是露出一絲不滿的神色。

姬無涯在一旁聽了,接過話說:“三哥作為賑災欽差,如此心係受災百姓,當真是百姓之福。”

有了姬無涯的話在前頭,太子的臉色也好轉了一些,當即順著姬無涯的話說道:“六弟說的可不是的麼,本宮也是如此想法,三弟是本宮心中欽差的最佳人選,而三弟也未曾辜負本宮所望,隻盼此去一路順利,也望受災百姓早日脫離苦海,本宮先飲為敬!”

話音落下後,太子仰首將杯中酒一飲而盡,列下群臣見狀,皆是等著裕王和姬無涯的動作,裕王揚眉道:“太子皇兄哪裏話,本分而已。”

說完之後,裕王也是舉杯欲飲,姬無涯和裕王同時舉起了杯子,身後群臣也是忙舉了起來,看裕王和姬無涯飲下之後,方才也將一杯酒下肚。

太子滿意地頷首高聲說道:“本宮有監國之責,今日不能遠送,望此行一路順利,望百姓免於苦難,望大寰海晏河清!”

姬無涯先是拱手敬天,而後高聲重複道:“望百姓免於苦難,望大寰海晏河清!”

諸多臣子也是如同姬無涯一般,拱手敬天,齊聲重複著:“望百姓免於苦難,望大寰海晏河清!”

裕王轉頭深深地望了姬無涯一眼,隨後舉起右手,氣勢十足,張揚放肆地說道:“出發!”

太子看著賑災隊伍浩浩蕩蕩地向西午門行去,對著身邊的親信道:“你看榮王這是什麼意思,先是極力促成裕王擔任欽差一事,又是自請離京,今日還如此幫著本宮說話,莫不是真的在同本宮示好。可若是本宮記得不差,他自己身邊,還圍著不少支持他的人,宸妃和昭氏一族,可是眼巴巴的等著自家這個皇子登基呢。”

那親信眼珠子一轉,躬身笑道:“太子身為嫡長子,是名正言順的儲君,又有賢德之名,賢德之行,榮王怕是覺得自己爭不過,所以幹脆向太子您示好,估計往後還要有求於殿下。”

太子輕聲笑了笑,看著越來越遠的賑災隊伍,輕聲問道:“那你說,本宮屆時是答應,還是不答應?”

親信的腰彎得更低了一些,平聲回道:“全看殿下的了。”

太子轉身向宮中走去,先前攬月樓一敘,其實兩人已經將話說得很清楚了,隻是心中多少有些懷疑,今日雖然姬無涯幫著自己壓了壓裕王的氣焰,可這畢竟是大事,又如何能這樣輕易的相信,因而才有了先前的發問。

那親信卻是不知先前攬月樓中,太子與姬無涯的談話內容,隻是盡著不出錯的原則說了幾句,畢竟太子儲君的位置如今十分穩固,監國一職也是拿在手中,若是皇帝此刻便駕崩,那麼登基的必定就是太子了,思及此處,那親信卻是想著,也不知皇帝還有多少日子能活。旋即又被自己的想法嚇了一跳,趕緊將那些念頭揮了出去,安心地跟在太子身後,卻不由覺得身前那抹身影威嚴了許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