擠兌事件,在艾旭按照有林的決定做了宣布後,見艾旭對他們的吵鬧沒有任何反應及表示,程華的團隊就在程華的授意下撤退了。當天下午,艾旭收到消息,剩下參與退款事件的人中有大概三分之二人選擇了福瑞給出的方案進行退款,而剩下的三分之一,則選擇了撤銷退款申請。其實道理很簡單,這件事從頭到尾,解決的開端就是從策反的胡飛飛開始的。從胡飛飛那裏,艾旭知道了當初故意結交朋友攛掇他們退款的那群人中的兩三個,再根據入學時間,以及胡飛飛提供的確實原本是學生的人,一圈圈往外擴散排查,推算出了那47個及7個的名單。關鍵的一步,就是這價值5000元的課程的吸引。艾旭和有林從胡飛飛口中得知,這些人對他們承諾,隻要成功退款,他們將會再獲得每個人兩千的補償。不論是艾旭還是有林,他們可以確定的是福瑞的培訓是物有所值的,所以價值5000元的課程的吸引力會大於2000元,更何況福瑞的態度本來就是不進行追究,不論是從利益角度來看,還是從道德角度來看,他們自然就選擇了這個方案。而這些人選擇這個方案的同時,福瑞就已經站在不敗之地了。為什麼?因為他們選擇價值5000元的課程繼續學習,就意味著他們認同福瑞的教學水平,波士美語想要從培訓水平的輿論對福瑞進行打擊的目的不攻自破。當然,除此之外,福瑞的對於不確定是敵是友的那部分學生的強硬態度也是一方麵,張明和程華都知道了福瑞的不妥協,如果最後真的鬧到了法院,沒有好果子吃的很可能是他們,而不會是福瑞。至少一旦事情敗露,程華的團隊將會麵臨法律的問責。有人會問這樣那些沒有得到5000元贈課的學生不會感覺心理不平衡嗎?當然會有一點,但是他們實際上並沒有任何損失,隻是沒有得到,在這個事件中他們本就處於不光彩的一方,最後也沒法說什麼,福瑞的做法沒有任何可以讓他們說道的地方。最關鍵的地方在於,福瑞這樣稍顯強勢的做法,也讓其他和波士美語有著一樣動機,想著同樣做法的公司沒有了下手餘地。參與這樣的事件並不會得到任何利益,還要承受良心的問責,自然就不會有人再前赴後繼了。否則如果福瑞經常受到這樣手段的攻擊,就算福瑞能夠一一應對,也會發展受到限製,疲於應對。但是當這些學生不再那麼容易策反時,福瑞就能稍微鬆一口氣。當張明和程華得知福瑞的決定之後,很快就知道了這次的行動已經失敗了。張明當即決定放棄對CD市場的進攻,而程華的團隊,在他們確定退款的時候,就已經全部暴露了,雖然不是具體到每一個人,但是已經縮小到了一個很小的範圍。這件事情既然已經過去,有林也沒有再多想,隻是叮囑艾旭接下來福瑞應該主動做一些什麼,這次的擠兌事件既是一個壓力,也是一次機會,把握好了福瑞就可以真正擴大市場範圍。並且也叮囑艾旭一定要防範好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第二天倪誠一大早就來到了有林的辦公室。有林一開始就和倪誠說好了,兩人對於此次研討會的利潤進行五五分成,在財務對這次研討會的利潤進行計算之後,又補給了倪誠7823.7元。有林麵前的倪誠此時盯著兩個大黑眼圈,但是神情卻是這麼久以來難得的亢奮。倪誠一見到有林就迫不及待的道:“有林,昨晚我和好幾個學員都一晚上沒睡,一直在討論一個問題!”有林點頭道:“看出來了。”倪誠繼續著他的想法:“我們幾個一致認同你的商業頭腦。我就說嘛,你的商業頭腦真的是難得的,並不隻是我一個人這麼看。所以我們幾個一晚上討論,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把你包裝成為一個管理谘詢的大師,然後把關於創業和商業以及管理的課程麵向全國銷售!”有林一愣,倪誠以為有林會思考一陣後答應他,但是沒想到有林幾秒後就開口了,而且是開口拒絕:“我不同意。”倪誠愣住了,隨後充滿不解的問道:“為什麼?”在倪誠看來,有林完全有這個能力,並且有林並不需要付出太多精力,並且他也能看出有林是一個樂於傳授知識的人。所以倪誠勸說道:“有林,你是不是怕自己被當成一個江湖騙子之類的?我敢保證絕對不會有這類事情的發生,江湖騙子那都是沒有真材實料的人才會幹的事兒。但是你是有真材實料的,你不也說了包裝和商業之間的關係嗎?這不過是把你的知識商業化,然後傳授給更多有需要的人嘛!”有林搖頭:“不是這個原因,不過也差不多。我不想做一個什麼大師,我覺得大師至少要有博士以上學曆,並且已經有了成就,才能被稱作大師。這樣才有資格給商人們做規劃,類似於昨天的研討會,也隻能稱作簡單的分享。”有林對自己看得很清楚,他可能在商業上確實有一定見解,但是卻並沒有到達所謂大師的地步。他創業有所成就,但是也並不是大到沒有任何爭議地步的成就。所以有林並不覺得自己能夠擔起這個大師的稱謂。倪誠頗為失望,可是又沒辦法改變有林的決定,畢竟這一切的前提都是有林答應,否則就算他們想的再好也沒有用。既然有林並不打算成為這個所謂的大師,倪誠也隻能作罷,可是生計依舊作為一個問題擺在眼前。倪誠歎了口氣,帶著希冀的道:“有林,如果你不打算當這個大師……能不能至少繼續這個研討會,讓我把高利貸還清……”有林稍作思考,現在的倪誠似乎除了這個項目之外,沒有別的辦法還清高利貸了。片刻後,有林點頭:“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