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荊州沒有丟失,關索一定會努力去把鮑淑芸娶進門,可如今關索連自己的未來都無法保證,又何談給鮑淑芸未來。
即便自己順利救得關羽,也不知何日再能回到荊州,他日伊人是否會另有所屬。
“鮑三娘子,此番恩情,在下沒齒不忘!”關索鄭重地對鮑淑芸拱手道,“他日若能再回鮑家莊,在下定當報答!”
鮑淑芸嬌羞地一笑,心中幽幽地歎息道:“願你能記住你說過的話……”
且說東吳大將陸遜在攻占枝江縣後,很快便得知縣尉李業領兵攻打鮑家莊的事情。在聽聞鮑凱在南郡境內頗有名望後,陸遜便果斷斬殺了李業、李既這兩個帶頭主犯,帶著他們的首級來鮑家莊安撫鮑凱等人。
聽聞吳軍大將帶著李業的首級前來,鮑凱想起關索先前便料到李業難逃一死,也不禁對關索更為驚歎,連忙帶著鮑榮等幾個家仆出莊相迎。
今年三十七歲的陸遜在百餘名騎兵的簇擁下,雖是全副披掛,但從他極具修養的氣質和談吐上來看,著實是一位風度翩翩的儒將。再與鮑凱簡單寒暄了數句後,陸遜便開口問道:“聽聞射傷李業的是一位少年,不知鮑莊主可願請他出來,讓本將見上一見。”
陸遜從枝江縣士兵的口中得知了李業被射傷的經過,頓時對這位少年的箭術驚奇不已,畢竟李業和鮑淑芸近在咫尺,稍有偏差就會出現誤傷。若是能好好栽培,日後或許能成為一名出色的戰將。
然而鮑凱豈會出賣關索,他涉世數十年,麵對這種情況依舊泰然自若,微笑著回答道:“此人乃我莊上門客,姓張名靈,來我莊上不過兩年,老夫亦與他不熟。昨日他射傷李業後,深怕日後遭到報複,便連夜逃走,不知去向。”
說到這裏,鮑凱不由得歎息道:“他若早知將軍器重,興許便留下了。”
聽聞少年已走,陸遜不免有些失望,便繼續說道:“聽聞鮑莊主膝下二子皆是英才,我主孫將軍求賢若渴,不知莊主可願讓他二人來東吳效力,我主定當重用。”
“老夫年事已高,隻願與家眷在此安享晚年,何況二子皆是孝順,不願遠離。”鮑凱卻是婉言謝絕道,“孫將軍若當真器重犬子,待老夫百年之後,定讓他二人前往投奔。”
“既是莊主不願讓令郎出仕,本將亦不強求。”陸遜微微一笑,也不會因此動怒。早聞劉備與關羽在荊州廣施恩德於民,如今東吳雖輕鬆收得荊州土地,但短時間內卻難以盡收荊州民心,鮑凱眼下不願讓兩個兒子為東吳效力,也是情理之中。
鮑凱連連讓陸遜掃興,又想到人家終究是過來安撫鮑家莊的,也連忙拱手道:“將軍處死李業,為我鮑家莊主持公道,老夫感激不盡。老夫願送將軍粟米三千斛,以表謝意。”
“我東吳來荊州,絕不向百姓索取一物!莊主好意,在下心領。”陸遜卻是義正言辭地謝絕道,“至於莊內百姓,莊主也可讓他們盡數歸家,吳軍上下若有膽敢擾民者,本將絕不寬恕!”
“如此,老夫便多謝將軍了!”陸遜這一番話,倒是讓鮑凱更為欽佩。
陸遜還有軍務在身,也不在這裏過多停留,隨即率兵返回枝江縣。鮑凱回到莊上,向關索等人說起此事,也不禁感慨道:“那陸遜號令嚴明,又不為財物所動,著實是一位良將!”
“若非如此,荊州怎會落到他們手裏。”關索苦笑著搖了搖頭。孫權有識人之明,呂蒙、陸遜又都是三國智謀超群的名將,更兼品行端正。東吳有如此君臣,豈有不興盛之理。
每每想到此處,關索都覺得關羽為人太傲,輕視東吳以至“大意失荊州”,也直接導致了蜀國的衰弱。
“關索公子,吳軍如此強盛,你真的有把握救出關將軍嗎?”聽完父親對陸遜的評價,鮑義更是為關索捏一把汗,就帶兩百名門客,當真是凶多吉少。
“我既已決定,便絕不退縮!”關索傲然一笑,眼中毫無畏懼之色,他此番已下定決心,無論如何,他都要試著去改變關羽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