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來說,這是一季我個人很失望的劇情。
雖然說整體框架還是寫出來了,但是暴露出來的問題實在是有點太多了。比如臨時改了一些可能會引起問題的東西,簡化了外界的反應,導致根本沒有寫出想要的那種社會混亂感,這就導致從很大程度上來看,局勢完全沒有那麼艱難,最後的犧牲就沒有達到我想要的那種悲壯感。
另一方麵,想要用文字來描寫視覺衝擊力強的場景,也顯得很匱乏,寫不出來,沒有畫麵感,故事的結構上呢,也有一點問題,總的來說,還是沒經驗,寫大事件和寫日常劇情區別還是太大了,又不像漫畫,可以有很多支線,隻能專注於主線的話,一些細節的描寫我還是差了很多,多線共同發展導致結構看起來很散,全都展開顯得太雜亂,刪減掉支線又顯得太幹巴巴,希望下一季能夠處理好這個問題吧……
但是好歹還是寫完了,至少寫了才知道問題在哪,多看看書,慢慢想辦法處理吧……
下麵談一下一些想法,可能會有非常輕微的不涉及主線的無意識劇透,不感興趣的可以關了。
隊長死了,是我很早就計劃好的。
雖然說這本書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偏向於群像,但是主角還是主角,老一輩的人物頂在前麵,他們終究還是會缺少很多獨立前行的機會。
這不是漫畫,漫畫可以畫個人刊,隻有主角,參與各種事情,如果我真按個人刊的寫法這麼寫了,百分百會被噴,“發生這麼大的事了,複仇者都在幹嘛?”這種話不用我多說,大家懂的都懂,為了避免這個問題,所以我在現在的劇情裏,都必須要加入各種完全不需要的人物來達成目的。大家其實也都看到了,隊長逃亡的時候,加入隊伍的人,其實有劇情的就一個章帕,別的人真的就是純工具人,為什麼?因為他們本來就沒什麼必要參與進來,如果這是漫畫,完全可以直接把他們從劇情裏刪了,逃亡的人就三個,主角,隊長,章帕,劇情完全不影響,甚至會更連貫,更能體現處境的艱難,但是我不能這麼寫。因為如果我這麼寫了,就會有人罵,“隊長都這樣了,為什麼xx不來幫他。”所以我必須把那些不必要的人拉過來,讓他們當工具人,這是一個作品環境影響的,很正常,但是這就導致了,這本書雖然是按照漫畫的畫風,但是卻不能完全以漫畫的形式來寫。
說回這本書,主角是一切的核心,這一點即使是群像也不例外,這個故事就是圍繞主角發生的,所以,集中描寫主角是必須要做的事情,可是,那些老一輩的人,隻要他們在,什麼事情都可以擦屁股,在庇護下的人是不可能真正得到成長的。
我已經用了一些臨時性的方法盡可能地創造讓主角獨立的環境,但是這終究是不夠的,所以,後續的劇情,會逐漸地,以各種方式,讓一些人逐步暫時地離開舞台,直到這本書上半本的最終章。
這本書按照我自己的計劃,前四個大事件是一個逐漸做減法的過程,能夠陪著他的人越來越少,直到最終主角能夠真正地成為一個知道自己要什麼,看清自己內心的真正的英雄。
從九頭蛇這個大事件開始,還有後續的三個大事件,可以說是連在一起的,如果我的寫作能力能夠做得到的話,那麼當這四個大事件達到結局的時候,應該會是一個非常震撼,但是同樣也能夠讓人把所有前麵壓抑的情緒全部宣泄一空的結局,那會是一個利用漫威官方設定我自己發散延展出來的一個我覺得很有趣的東西。當然了,我也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夠堅持到那個時候,畢竟這是網文,如果打個比方的話,九頭蛇這個大事件隻是黃昏,後麵整個劇情會越來越進入黑夜,直到在第四個大事件結局天亮,所以,我也不知道會有多少人能夠堅持到那裏。
至於下半本的故事,就不多說了,如果寫完了上半本還有人看的話,到時候再說吧,反正暗線我已經埋好了。
好了,再下麵就是懟人部分了,不想看的真的可以撤了。
那麼,我要開始懟了?
有些話,從最開始寫這本書的時候我就聽到很多遍了。
“作者寫不了高智商角色,因為角色的智商小於等於作者的智商。”
我曾經說過這是一個蠢到極點的言論,因為最簡單的例子,柯南道爾絕對不如福爾摩斯聰明,但是他能夠寫福爾摩斯,他也不是犯罪天才,但是他可以塑造莫裏亞蒂,阿西莫夫也造不出他筆下的機器人,但是他可以寫機器人三定律,但凡懂一點文學的人,都應該知道這是一個多離譜的言論。
不過事實就是,總有人樂此不疲地在評論區證明自己的這個觀點。
在寫章帕克誕生的那段劇情裏,我因為擔心有些讀者沒能夠理解我埋下的線索,特意通過章魚和猩紅的靈魂對話解釋了主角的全部計劃。
但是,我得到的回複,畫風是“出現了,通過對手的誇讚來提升主角的智商。”“對手解說硬抬主角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