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煙兒回到自己屋內還在為杜婧雪的命運悲歎,自家女兒聰明漂亮還頗有才華,可惜生在這樣一個家庭,自己這當娘又隻是一個歌妓出身,在杜家毫無地位可言,哪能掌握自己的命運。
不對!
謝煙兒坐了一會,忽然明白過來,憑自家女兒的聰明,哪會無緣無故的出這些話,定是已找到了一個中意的人才會在自己麵前套話,好讓自己給她擋上一段時間。
謝煙兒起身要去問問女兒,可想了一下還是算了,現在問她不一定會,還是等女兒安排好了再來告訴自己吧。
環兒給程元轉述了杜婧雪回家後和她娘親講的話,當然,後麵一段杜婧雪肯定不知道,她娘親已有些發覺女兒的心思了。
環兒接著道:“姐和四奶奶談了之後,覺得和少爺的希望很大,但是不能馬上出來,要緩上一段時間再。過了一,便讓婢出來給少爺尋住處,婢便去牙行問了下,找到了這處院。這家主人前幾年中了舉人,到外縣去當主薄去了,把房子掛在牙行租售。婢和牙行簽了文書,租了三年,一年十五兩銀子,加上定金付了五十兩銀子,便把這院給租下了,添了些生活物品,姐還需請個廚娘給少爺做飯。少爺再看看,還需補上些什麼物事?婢好去添置。”
程元道:“也不需要再添什麼了,我一個人住,哪需那麼多講究。我看現在時間還早,要不咱們這就去請個廚娘回來?”
“好呀,婢陪少爺一起去。”
二人鎖了院門,出來後攔了一輛馬車往牙行駛去,在路上程元先問了環兒哪有當鋪,環兒指揮著車夫到了一家當鋪停下。程元進去用二十兩金子換了一百貫銅錢和一百兩銀子,放在包袱裏背了出來,他身上拿著金子根本不好使用,還是換成銀錢好些。
到了牙行,找到了管事的,程元就了要求請個廚娘。正好牙行裏就有一對夫妻剛從蜀地逃難過來的,女的燒得一手好飯菜,管事忙叫人把那對夫妻從後麵喊了出來。
隻見這對夫妻四十多歲,一付老實巴交的樣子,男的臉上多有風霜之se,看上去六十都有人信,他老婆倒是有些精幹,看著程元這付公子哥派頭,眼裏不由得流露出希冀的神se。
程元和這男子談了幾句,從男子那帶著濃重川音的官話裏了解到了這對夫妻的基本情況。
這夫妻兩人男的叫譚老根,女的叫劉翠花,是蜀中眉州人。夫妻二人原先都是地主家的佃戶,給人種田為生,家裏有個女兒,嫁到了鄰村。
去年眉州發了洪災,夫妻二人家也給衝走了,想去投奔女兒,哪知到了鄰村才知道女兒已被洪水衝走,至今還沒下落。夫妻二人沒有地方投靠,隻好逃難來了南方,年前到了揚州,平日靠譚老根在碼頭上搬運貨物,劉翠花幫人漿洗衣服討生活,日子過得很是艱難。
前段時間兩人來牙行托問有沒有人家願意招下人奴仆,由於兩夫妻不是本地人,家底不清,所有沒幾個人願意用他們。今日程元過來找廚娘,正好兩口子又來問問情況,管事的也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讓他們出來,看程元滿不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