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浦江迷霧(四十一)(1 / 2)

“你們聽過發生在1998年的那起震驚全國的’陽城大案’嗎?”龔玲玲不答反問。

“1998年嗎?”陳康樂搖著頭道,“我是1996年出生的,那時候我才兩歲,還沒記事呐!”

“原來你和露露是同一年出生的。”龔玲玲脫口而出道。

葛斌緊跟著搖了搖頭,表示自己也不清楚這個案件。

龔玲玲便繼續道:“1998年11月底,陽城市新發銀行的一輛運鈔車遭遇攔路搶劫,除了運送的現金全部被搶走外,車上包括司機在內的三人全都遇難——歹徒的作案手法十分殘忍——而露露的生父就是當時新發銀行陽城分行的行長白景榮。最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他在運鈔車搶劫案發生兩後,在自己的家中被人槍殺了,一同遇害的還有當時正在屋內的他的妻子和大女兒,也就是露露的生母和姐姐。至於露露,當時正被寄養在我家中,因為她父母需要全心全意照顧大女兒。不過,她也因此幸載躲過一劫。”

聽到這裏時,陳康樂已經露出了震驚到無以複加的表情。然而,更令人震驚的內容還在後麵。

“事後,新發銀行在內部查賬時查出,露露的生父在案發前的這一年時間裏,通過不斷做假賬侵吞了十萬元左右的公款,並試圖借著運鈔車劫案的契機將這筆壞賬一筆勾銷。而替他做假漳會計正是運鈔車搶劫案裏的遇害者之一。”

“難道這起運鈔車劫案是陸露的生父自導自演的一出鬧劇,目的就是為了掩蓋他侵吞公款的事實?”葛斌根據龔玲玲的敘述給出了一個自認為合理的推斷,“那他又是被誰槍殺的呢?槍殺他的那把槍又是哪來的呢?這個案子最後破了嗎?”出於職業的敏感性,葛斌對於這個案子瞬間便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龔玲玲像是沒有聽到葛斌的問話一般,兩眼空洞地目視前方。

葛斌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答案,可是龔玲玲卻始終沒有開口。他便下意識地看了一眼後視鏡,卻見龔玲玲牽扯了一下嘴角,露出一個苦澀的笑容來。

又過了幾秒鍾——但在葛斌看來仿佛等待了一個世紀那麼久——龔玲玲似是醞釀好的辭,於是舔了舔幹澀的嘴唇,艱難地開口道:“當時警方在偵辦案件的過程中,對外采取了嚴格的保密措施——就連麵對被害人家屬,他們都不肯透露更多的細節——我們並不知曉他們對這一係列案是如何定性的。直到十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我們才得知簾年整個案件的全貌。原來當年露露生父遇害的當晚,在陽城市的新城區派出所內,他們的所長也被人殺害了。至於你剛才問的殺害露露生父的那把槍是哪裏來的這個問題,我現在就可以回答你,那把槍就是那位所長的配槍。”

“這到底是個什麼案子呀?那位所長又是為什麼被殺了呢?”陳康樂忍不住插嘴問道。

龔玲玲瞥了陳康樂一眼,繼續緩慢地道:“運鈔車搶劫案的案發地就在新城區,確切地,距離新城區派出所和新發銀行陽城分行最多不超過一公裏的距離。警方根據當時掌握的線索,分析認為這是一起由銀行內部人員參與策劃的搶劫案。案發後,參與作案的人員因內部分贓不均產生了矛盾,繼而黑吃黑,其中的一夥人將另一夥人殺人滅口後逃之夭夭。”

“案件最後偵破了嗎?作案人員都抓獲了嗎?”葛斌執著於案件的結果,急切地想知道答案。

一顆晶瑩的淚珠悄無聲息地自龔玲玲的臉頰滑落至頸部,她吸了吸鼻子,未加理會,隻是幽幽地道:“這個案子至今沒有偵破。警方原本鎖定了一名犯罪嫌疑人,追查了十來,最後所有的線索全都斷了,那人不知所蹤。然而,十年前陽城市遭遇了一場大洪水,穿城而過的陽河泛濫成災。後來政府在河道清淤的過程中打撈起了一輛麵包車,在車內發現了一具屍體,最後確定這人就是當年警方鎖定的犯罪嫌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