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南陵山匪很講“規矩”,不攔和尚與道士,不問過路江湖客,遠避高掛七丈布,隻求財物不殺人。
就因為他們嚴格遵守了這規矩,所以才能一直在這南陵山間長年劫道卻安然無恙。
落草於這南陵山間的匪徒們,要麼是窮的沒飯吃的尋常百姓,要麼就是江湖混不下去的舔血漢子。
所以他們大多修為不高,連十二正經全部貫穿的後境武者都沒有幾個。
但將他們聚集到一起組建成山寨的大當家卻很不一般,那是個貨真價實的一流巔峰高手。
南陵山紡大當家叫陶大山,是個留著絡腮胡的威武大漢,瞅著像三十四歲的中年人,但其實他今年也才二十五歲,隻是胡子顯老而已。
他沒上南陵當山匪之前,是丐幫江右分舵的弟子,算是江右分舵裏最核心弟子,甚至有機會能進入君山總舵,跟隨丐幫副幫主袁尚風修行丐幫的頂級絕學。
但在兩年前,他和自己的師傅大打出手,最後更是將師傅宗樵的兩個丹田給廢了。
但可能是念在師徒一場,陶大山沒有要宗樵的命。
事後,陶大山也沒做任何解釋,而是直接闖出了分舵,然後跑到廬州,在這南陵山間落草為寇。
此事傳回了君山總舵,長老們聽後群情激奮,皆陶大山欺師滅祖,離經叛道,已經墜入了魔教,要將陶大山給抓回來梟首示眾,以儆效尤。
但這件事被袁尚風強勢的壓了下來,最後也隻是對眾多丐幫弟子宣布,將陶大山逐出丐幫,也沒有提任何懲罰。
幫內諸多弟子都表示不理解,但袁尚風沒有做出任何解釋,直接將這事拍板定下了,之後也不準幫眾再談此事。
隨著時間的流失,大多數人也都忘了這一號人,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陶大山在離開丐幫以後,本以為會有丐幫長老來捉拿他,但沒想到在南陵等了快半年,也還是沒見到人來。
所以他心裏就明白了,這是副幫主幫他把事壓下了。
感激?
一點也沒有,更多的是心灰意冷。
他沒想到看似豪情萬丈,義氣當先的下第一幫,背地裏竟然藏汙納垢,充滿陰暗。
更讓他沒想到的是,教導了他十幾年的師傅,竟然人麵獸心,惡貫滿盈,犯下的罪行罄竹難書。
當年他撞見了師傅販賣幼童,於是義憤填膺的鑽了出來出聲質問自己的師傅。
但陶大山萬萬沒有想到,在宗樵見事情敗露後,竟然毫不猶豫的對他出手,而且招招致命,欲置他於死地。
明明是十幾年的師徒,可宗樵卻完全不講情分,隻想殺了陶大山滅口。
雖然陶大山當時隻是剛剛打通五脈,而宗樵已經是八脈全通的一流巔峰高手。
但陶大山賦極高,年紀輕輕的武學造詣就超過了他師傅。
一門上品武學混掌施展的比宗樵更加霸氣,更有威力。
兩人纏鬥了一個多時辰,最後終究還是年輕力壯,內息更足的陶大山青出於藍,將宗樵給擒拿了下來。
被擒下後,宗樵先是求饒,然後煽情,但看到陶大山始終無動於衷後,就開始各種辱罵嘶吼,歇斯底裏。
半的審問,陶大山沒有得到任何有用的情報,隻知道整個丐幫內參與販賣的弟子數不勝數。
看著地上蓬頭垢麵的師傅,他頓時感到茫然無措。
這還是他所認識的丐幫嗎?
地上這個麵目可憎的老人真的是教了他十五年武藝的師傅嗎?
陶大山望著死不足惜的宗樵,最終還是沒有下殺手,隻是廢了他的修為而已。
一瞬間,對丐幫感到陌生的他,離開了這個他從長大的地方。
他離開丐幫後,終日裏借酒消愁,漫無目的的穿過城鎮山林,走著走著,就從贛州跑到了廬州。
他看南陵風水不錯,就上山混進了山匪中,接著不知道怎麼的,混著混著就當上了山寨的大當家,從此就做起了劫道的勾當。